大山深处的民族团结情——记师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张富强

2020-11-26 18:41:02 来源:

【大会现场。朱其摄】

11月18日,大山深处的143团紫泥2连飘起了雪花,虽然草原上寒风阵阵,但在牧工库玛尔家的毡房内奶茶飘香,洋漾着暖意。2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张富强专门进山给他带来了好消息——草原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结束,他们很快就能领上草原产权证了。库玛尔高兴地说:“这下我们就吃上了‘定心丸’,可以安心发展养殖业了。”他握着张富强的手说:“张书记可真是为我们牧工操碎了心。”

张富强从小在紫泥泉长大,1998年25岁的他从塔里木农垦大学毕业后来到2连工作,在这里一干就是20多年。在草原上,他从一名畜牧兽医成长为连队指导员。在草原上,他和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连是个以哈萨克族牧工为主,维吾尔族、回族、汉族职工聚居的民族连队。连队以牧业为主,常住人口465人,少数民族职工占95%以上,全连草场面积34万亩。

从小在牧区长大的张富强最了解牧工的所思所想,他常告诉连队“两委”人员:“咱们连队地处大山深处,但我们不能因为交通不便,就和牧民的距离远了,要常走动,多沟通交流,把党的民族政策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时刻把职工冷暖放在心上,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只有这样,少数民族职工才能和我们心贴心。”

有一年初春的深夜,女职工吐尔逊突发重病,此时她丈夫在几十公里外的山区牧场。当接到吐尔逊的家人打来的求救电话后,张富强二话没说,连夜开车把吐尔逊送到70公里外的石大医学院一附院,并自掏腰包帮助吐尔逊办理住院手续。他守候在急诊室整整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病人转危为安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连队。

一次,张富强在牧区走访时得知,连队毕加力老大妈从未过过生日,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过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在生日那天能有一个生日蛋糕。在毕加力76岁生日那天,张富强特地到市区为老人订了一个大蛋糕,然后和连队“两委”成员,召集老人的家人和亲戚20余人一同给老人祝寿。生日宴上,老人高兴地说:“这是我这辈子过得最开心的生日。”

2连是一个畜牧连,牧工常年在山区放牧,人畜接触频繁,极易患职业病。由于地处偏远,看病就医困难。为方便连队牧工看病,及早预防职业病,张富强与师市结亲部局商量,组织师市卫生局、农林牧局和143团防疫站等单位连续两年在连队举办布鲁氏杆菌病防治讲座和义诊活动,免费为130余名牧工进行了布病、高血压体检,累计给连队牧民群众节省布病检查费用5万余元。

2连地处草原山区,受山区环境限制,连队以单一的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连队经济基础薄弱,牧工收入低。为让牧工过上好日子,张富强带领全连牧工认真落实团党委制定的畜牧作价转让归户政策,放手让牧工大力搞畜牧养殖业。通过多年的努力,如今2连变了模样,家家户户牲畜满圈,牲畜成活率达95%以上。连队养殖业快速发展,全连33名牧工,养羊6000只、马1000匹、牛2000多头。通过大力发展养殖业,牧工的腰包鼓了,全连职均收入达到15万元。

近年,牧工们通过大力发展养殖业过上了好日子,但他们也有发愁的事——草原确权颁证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今年,为了确保草原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张富强首先做好牧工的思想工作,积极配合团党委开展的确权前期摸底和“四清”工作。由于配合工作到位,连队草场确权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清查了现有牧民的各种草原承包合同和原始收费凭据。最终,实现了一次勘测准确。同时将勘测成果电子数据上传至档案数据库保存。通过现场测量、出图、确认,促进了所有权争议、使用权争议、相邻关系争议等问题及早发现和纠错。

日前,2连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圆满结束。据了解,此次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143团开展国有草原经营权流转、完善补贴政策、抵押担保等提供了重要依据,依法、规范推进了草场土地规模集中化,有效维护了团场稳定和牧工利益。上图为张富强(中)在畜牧点上向牧工们了解畜群过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