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161团中学的学生、青年教师正在魏德友老人家中举行升国旗仪式(鲁君萍摄)。
魏德友从收音机中了解国家大事(管述军摄)。
魏德友夫妇合影照。
魏德友向边防派出所巡逻官兵介绍边情(管述军摄)。
魏德友与边防官兵一起巡边。
魏德友守望界碑(管述军摄)。
在中哈边境新疆裕民萨尔布拉克草原上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儿女孝敬,热心助人,邻里和睦,“家住路尽头,屋在国界旁,种地是站岗,放牧为巡边”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写照。50多年来,他们像是行走的“夫妻岗哨”,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种”在萨尔布拉克草原上;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舍小家顾大家的真谛,受到了父老乡亲的一致好评。他们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魏德友、刘景好夫妇一家。
12月12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新疆10个文明家庭受到隆重表彰。守边52载的魏德友和老伴,作为兵团代表之一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表彰,并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2016年8月给魏德友的回信中这样写到:“你屯垦戍边52年,为了国家安全、边境稳定,不怕艰苦、不畏艰险,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与此同时,魏德友荣获了2016年度中国时代楷模称号、全国首届文明家庭荣誉、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感动网络获奖人物、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兵团道德模范等殊荣。
一、忠于使命,相濡以沫
76岁的魏德友和75岁的刘景好夫妇俩坚守边境“无人区”52 年的故事得到众人点赞,魏德友说:“没有老伴,俺守不到今天。”
1967年,魏德友回山东老家,把扎着大辫子的新娘刘景好接到兵二连,住进潮湿的地窝子。当时,她认准了魏德友的一句话——“ 咱在这待上几年,到时我和你一起回老家!”然而,这个承诺至今都没有兑现,刘景好陪伴丈夫49年只回过一次老家,他们先后养育了4个孩子,踏踏实实地在草原上安下了家。门前小溪干枯了,夫妻俩挖了一口水井;学校撤了,夫妻俩送儿女们到寄宿学校读书。父母去世,魏德友夫妇寄回尽孝钱,面朝东方跪地祭拜:“这里离不开人,请爹娘在天之灵原谅。”
冬天的萨尔布拉克,“小风天天有,大风埋人骨”。风雪天很容易迷失方向,魏德友观察边情总要多走好几公里路,几次差点失去性命,一次是他的老马识途救了他,一次是边防站官兵救了他,其余的都是妻子顶风冒雪“喊”回来的。有一种相守叫无怨无悔,有一种爱叫和你一起守边防。
二、家国情怀,子女楷模
魏德友夫妇为人和善、纯朴善良,育有一子三女。为了“护着这片地盘,守着这个家园”,魏德友夫妇没有办法兼顾孩子们。在儿女的记忆里,从上学到毕业都是大的带小的、自己照顾自己完成学业,父母几乎没有到学校看过他们。每次放假,他们手牵着手,从塔城公路徒步往十几公里外的萨尔布拉克的家走,不论刮风下雪也没见父亲接过。为了弥补对孩子们的亏欠,魏德友托人将孩子们陆续送回山东临沂老家工作。年幼时的子女责怪父母不心疼,长大后渐渐懂得了父母孤守在萨尔布拉克放羊,不仅是为了守住生活来源,更是不忘初心、守着他们最热爱的土地。儿女们为父母亲在团部买了楼房,可他们始终不愿离开:“边境不能没人守,我们得留下来。”为了能照顾到父母,两个女儿又回到父母身边,接过父母戍边的责任,理解了父母的选择,更为他们能够将戍边事业坚守一生感到由衷自豪,孩子们默默地支持、关爱他们,让他们去实现“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铮铮誓言。
三、淡泊名利,勤俭持家
在日常生活中,魏德友夫妇生活俭朴,吃苦耐劳,习惯过着简朴而温暖的生活。每当有人问他们有什么困难时,得到的答案总是“没有”。30 多年来,魏德友没落下一分钱党费,有时托人代缴,有时亲自到30 公里外的团组织科缴纳,再苦再难也没有向组织申请过一次照顾。他们仍然住着1992年修建的土房子,用着结婚时添置的红色木制箱子、衣柜和桌子,一双摞满补丁的长筒水靴穿了30多年都舍不得扔掉。老两口每月有5000多元的退休工资,但仍养着很多羊、鸡、鸭、鹅,种了一大片菜地,肉、蛋、菜多得吃不完。刘景好感染了布鲁式杆菌,时常会发高烧、浑身疼痛,需要定期到团场医院治疗,为了不给团场领导添麻烦,魏德友夫妇每次都是悄悄地来回。几十年来,老两口很少外出,想孙子孙女了,就让他们过来住上几天。夫妇俩吃的米面需要小女儿翻越几十公里牧道才能送进来,喝的是门口井里打出来又咸又苦的盐碱水。
十年如一日,魏德友和老伴就过着这样的苦日子。而原本,他们可以过上比这好得多的生活。从兵团退休的时候,魏德友和老伴两个人每月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有5000多元,足够老两口安安稳稳的度过晚年。魏德友在团部有一套房子,但至今他也没有去住过一天。
魏德友的老伴告诉记者,对边境,魏德友有割舍不下的感情,一天不到边境看看,就感觉少了点东西。现在,年迈的魏德友有了守边的继承人,他的二女儿魏萍决定辞去山东的工作回到出生的草原,接过父亲的羊鞭继续放牧巡边。
对兵团人而言,家和国不可分割,维稳戍边、保家卫国已融入兵团人的血液。
时至今日,兵团人兵的属性没有变,兵的责任没有丢,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戍边使命没有忘。为国守边,代代相传,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早已内化为一种兵团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