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石河子经开区多路径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工业减碳 发展增绿
在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张循环经济示意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密密麻麻的“小方块”围绕一个中心不断扩展。
见记者好奇,石河子经开区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弟刚在一旁介绍道:“这张示意图标明了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开发区打通企业上下游供求关系,将热电项目余压、余气、粉煤灰等废弃物变为生产原料,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链接体系,目前,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由30%提升到64.9%,14家企业实现固废、水资源内部循环利用。”
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八师石河子市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一期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预计今年12月底并网发电;利用新能源硅基产业优势及新能源项目对设备材料的需求,重点推进9个新能源产业链项目;以天业集团、越隆达建材、诺卫环境、光大环保能源为“链主”企业,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并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开展“双招双引”,推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推动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八师石河子市加快传统产业生产线节能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绿色”工业发展做加法,培育低碳转型发展新引擎。去年以来,八师石河子市成功创建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企业(生产线)能效指标达到国家标杆水平,石河子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项目通过终期验收。
“今年1月发电煤耗指标较去年下降2.6克,创造单月煤耗水平最佳记录。”2月24日,在国家级绿色工厂天山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该公司副总经理赵庆云说。
为加速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和节能降碳,八师石河子市和石河子经开区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对达到标杆值的企业(生产线)下年度免予节能监察,优先推荐节能降碳改造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兵团节能减配专项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工业节能在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中重要作用,石河子经开区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量逐年下降。
“我们立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在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开展节能监察,引导企业对标相关行业能效水平标杆值(先进值),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八师石河子市工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科负责人郭柯表示,经过改造,天能水泥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生产线)达到行业能效水平标杆值。(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素凡 实习生 谢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