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看!7月的石河子,瓜清甜、果飘香、小麦地里收割忙
下野地西瓜3天热销1800万元
自7月2日第六届下野地西瓜文化旅游节启动后,吸引了3万余名游客到八师134团品瓜、游玩、采购。3天的时间里,这里3000亩地的头茬西瓜被各地客商抢购一空,销售收入达1800万元。
7月4日,在134团16连瓜地,通过网络平台联系后前来的客商和瓜农谈好了价格,来到地里装瓜。
甘肃陇南牛犇果业经理牛贵才说:“我们昨天从吐鲁番过来,今天到的134团。这边的瓜农特别热情,瓜又好又甜。我们一天可装3到4个挂车的西瓜,一个挂车32吨,把下野地西瓜拉到全国各地,主要销往成都、重庆、浙江、甘肃等地。”
在下野地西瓜文化旅游节现场签约的广东瑰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树林正在指挥工人装瓜。姚树林说,下野地西瓜名声在外,沙甜爽口,以后会与134团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我们计划明年把134团作为第一会场,在广东开设第二会场,把大家的视线吸引到疆外,大力宣传和销售下野地西瓜。如果效果好,后期我们将在北京、上海等开设会场,不单单是卖产品,更是要打响‘下野地西瓜’这个品牌。”姚树林说。
为拓宽销路,打响品牌,134团先后承办了六届下野地西瓜文化旅游节,积极与各大企业、电商平台签订下野地农产品销售协议,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助推下野地西瓜品牌走出兵团、走向全国。(王佩寰)
147团桃子成熟香满园
又到了吃桃子的季节。7月4日,走进八师147团15连田彩嫁祥果业合作社的大棚桃园里,红彤彤的桃子挂满了枝头。这里的桃子个头大、果肉饱满、色泽鲜艳、口感脆甜,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
“今年油桃个大、脆甜,品相口感也好,现在大量成熟了。前几天,棚子里的蟠桃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我们算了算,今年我们48个棚预计总收入能达50万元。”田彩嫁祥果业合作社负责人肖锋说。
玛纳斯县六户地镇游客王女士说:“桃子特别好吃,特别甜,我连续来这家摘桃子都有3年了。到这里既放松了心情,又体验了采摘的快乐,特别开心。今天我摘了2箱桃子,带回去给家人尝尝,过两天我还要带朋友一起来。”
近年来,147团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以“一连一品”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引导职工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农业,促进农业增效、职工增收。
据介绍,该合作社种植的80亩桃园主要有油桃、水蜜桃、黄金蟠桃3个品种,今年是第7年挂果。每年从6月下旬起到9月下旬,桃园里各类品种的桃子相继成熟,游客们携亲伴友,走进桃林打卡拍照、品尝鲜桃,体验田园采摘的乐趣。 (张玲 王秀芹)
133团冬小麦开始收割
7月3日,在八师133团20连的一块小麦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大片金色麦浪中驰骋,拉开了该团2.23万亩小麦收割的序幕。
133团20连种植户后智会说:“今年我种了50亩地麦子,在连队党支部的安排下顺利采收完毕,亩产量预计在650公斤到700公斤之间。产量上我们非常满意,感谢连队党支部的关心和帮助。”
目前,133团各连队“两委”把做好生产服务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及早部署,抓住当前晴好有利天气,积极组织人力、机械上阵,全力投入夏收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133团20连党支部书记兰天煜说:“我们连队种了1194亩地的冬麦。考虑到今年冬麦倒伏情况较多,我们联系的收割机都自带扶苗器,能保质保量地把职工群众的麦子收回来。”
据介绍,133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各农业连队认真抓好冬小麦田管环节,应用滴灌技术加强水肥管控、强化病虫害防治,为冬小麦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133团农发中心工作人员陆峰说:“目前小麦抢收已到关键时期,大量收割机在作业。团农发中心为预防农机事故发生,保障农业机械快速、高效、安全作业,团里组织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并全方位做好了农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等工作。”
当前,133团已联系12台小麦收割机、18辆运粮车辆,现收割小麦2500余亩,预计7月15日前小麦颗粒归仓。(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