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妈,我需要报名课外培训班,给我打点钱......
你会不会认真对待并掏出银行卡。
前不久,一位妈妈的就收到了来自儿子的这么一条信息,说要报名一个补习班。
儿子通过社交平台联系自己说:
学校邀请了某大学教授来讲课,机会很难得!
全班只有20个名额,现在剩2个了!
报名费19900元,一直补习到毕业,还能得到一半补贴......
看到一向爱跟自己“较劲”的儿子突然变乖变上进,这位妈妈是欣慰的。
但是看到儿子说一门补课费用就高达19900元,这位妈妈还是警惕了起来。
所以聊天中出其不意问了一句:你是谁?你妈妈我叫什么名字?
看得出,这位妈妈是有点反诈骗能力在身上的。
最后“儿子”原形毕露,将这位妈妈拉黑删除了
。
很明显,这是骗人不成,自己跑路了。
随后这位妈妈还将自己的受骗经历在家长群里公示,提醒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冒充熟人进行诈骗,是电信诈骗案里常有的套路。
比如冒充领导让下属代转账,冒充朋友来借钱,冒充子女向父母要生活费等等。
由于高三学生时间紧张,不常用电子通讯设备,不法分子瞄准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漏洞,用学生的名义编造一些花费开销骗家长钱。
一些识骗能力弱的妈妈,很容易关心则乱上当受骗。
另一位妈妈就被这样的套路骗了2万7
。
这位妈妈先是收到孩子要求报名培训课的信息。
接着这位妈妈根据“女儿”提供的QQ号码,联系上了自称学校教务处的“周主任”。
“周主任”说今天就是报名最后一天,并给出一个所谓的学校银行账户。
这位妈妈看着报名时间紧,没来及思索,就分四次将27000元汇到了该账户里。
“周主任”收到钱后,还煞有主任范儿地告诉家长说孩子正在考试,自己随后会通知她来填报名表。
等这位妈妈联系“考完试”的女儿才发现,根本没有“清华教授来培训”这回事,学校教务处也没有“周主任”这个人。
看得出来,这是一场处心积虑的精准诈骗。
近日,不法分子又出新招。
短信内容多为谎称自己有事需要联系父母,现在是用「校讯通」类平台发的短信,并引导家长到QQ等社交平台与自己联系。
「校讯通」是为了方便家长、老师、学生三方沟通联系的平台,通常是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存在,一般有蓝V认证。
但是小珊了解发现,此类平台有什么消息会通过公众号通知的形式告诉家长,不会通过第三方短信通知家长。所以,家长看到求助短信大概率不是此类平台发出的,而是骗子精心布下的陷阱。此类骗局的一般套路是:先是信息窃取。骗子一般会事先从非法渠道获取在校学生的家庭信息,再通过短信、QQ等途径给学生家长发送信息。随后是精准诈骗。冒充学生和学校主任等,以培训班交费为由要求家长转账。
现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唯一联系纽带就是手机,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双方不能见面的机会制造一个个骗局……
所以一旦收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孩子发来的信息,可以采取通话或视频的方式跟孩子取得联系,或者找学校老师班主任来辨别、验证事情的真伪,总之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