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在最美人间四月天我们迎来了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连日来师市各单位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深入传播阅读理念、播撒阅读种子传递阅读力量
童声演绎经典 书香浸润成长
4月23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石河子新华书店热闹非凡,一场以“书香润童心·阅读启未来”为主题的世界读书日活动精彩上演。此次活动由新时代自然之家幼儿园、语润语言艺术培训学校联合主办,师市融媒体中心、石河子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协办。近百名少年儿童通过舞蹈、朗诵、情景剧等多元艺术形式,用童趣演绎书香之美。
活动以诗朗诵《我们在书里等你》开场,稚嫩而坚定的诵读声瞬间将观众带入书香萦绕的意境。紧接着,融合传统国风元素的节目《琴棋书画》惊艳登场,古琴悠扬、水墨晕染,孩子们执笔书写“知行合一”,持棋演绎“书中谋略”,将传统文化与阅读主题深度融合。《哪吒配音》环节妙趣横生,孩子们用灵动的声音为经典动画注入新活力,尽显阅读赋予的奇思妙想。诗朗诵《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中,小演员们化身少年周恩来,铿锵誓言响彻全场,重温红色初心。
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是以沉浸式的表演,让阅读滋养心灵、塑造人格、传承文明的意义深入人心。表演者陈抒洋开心分享:“今天我表演了哪吒和敖丙的故事,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超开心。”“我今天表演的节目叫《我在书里等你》,很有成就感。我平时特别喜欢读书。”表演者楚泽彧满脸自豪地说。
新时代自然之家幼儿园园长沈春玲表示:“我们始终坚信阅读是最好的教育,将每天都当做‘读书日’,培养孩子成为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终身学习者。”(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宇歌 张继东 实习生 马瑀瑄 )
校园跳蚤市场 图书流动让知识共享
为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4月19日,石河子第一小学在校内田径场开展了世界读书日图书主题跳蚤市场活动。
活动现场,各班级摊位的手绘海报创意十足,“知识加油站”“彩虹书屋”等个性店招牌引人驻足。小营业员们化身“金牌销售”,有的吟诵古诗,有的举牌叫卖。学生们用闲置书籍进行交换,还收获了可爱的“促销赠品”。四年级学生王宇轩用两本童话书换到《昆虫记》,并结交到新的朋友,这让他开心不已。
学校表示,这场活动不仅实现了图书流动,更实现了知识共享,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书的价值,还体验到了传递读书的快乐,在心中种下了好书共享的种子。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书香校园”建设,与社区图书馆、新华书店共建“书香驿站”,为打造“书香石城”贡献教育力量。(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宇歌 实习生 马瑀瑄)
亲子共读与cosplay,碰撞阅读新火花
4月22日,向阳街道31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新时代自然之家幼儿园开展了以“以书为窗 看见更大的世界” 主题阅读活动。
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们围坐,共读经典绘本,分享阅读感悟。其中,“cosplay”环节精彩纷呈,萌娃们穿上红军和解放军服装,实景演绎《我是解放军》《革命年代》等红色故事。家长们耐心指导,孩子们生动演绎,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家长们纷纷感慨:“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也让我们拥有了一段温馨的亲子时光。”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构建学习型社区,让阅读成为社区最美的风景。(通讯员 李庆)
“图书漂流”,打造全民阅读生活圈
日前,东城街道举办“书遇东城 盲盒漂流”全民阅读活动,以创新的“图书漂流”模式打造沉浸式文化消费新场景,3天累计吸引超过2万人次参与。
此次图书漂流活动设置了石河子新华书店、友好商场、石河子万达广场3个图书打卡地。市民可通过打卡赠书、旧书交换、乐惠购书、沉浸读书等一系列活动,“阅”享书香。
在闲置图书打卡地,社区工作人员根据书籍的适用年龄段和图书内容,分类编号后摆放在专门的“漂流书架”上。市民可自由取阅并登记,并在线上扫码登记归还时间。虽然不少居民住在不同的小区,却在这次图书漂流活动中,互换书籍,结为“书友”。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今年,社区还建立了读书群,让喜欢阅读的居民们加入,大家每天在群里分享“读书经”。
“图书漂流,不仅是书籍在物理空间上的流转,更是知识与文明在心灵间的接力与传承。”东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建飞介绍,“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募集并投放图书200余册,涵盖儿童绘本、文学经典、科普读物等6大类,并构建起了覆盖全社区的“图书漂流圈”,深受辖区居民喜爱。”(特约记者 梁萍菁)
阅读分享,老同志共赴书香之约
4月18日,石河子市新城街道14社区关工委组织开展“最美人间四‘阅’天 春风漫卷书香来”活动,离退休干部、关工委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共50余人参加。
活动现场,社区准备了丰富多样的书籍,老同志们认真挑选、沉浸阅读,相互交流感悟。在阅读分享环节,大家踊跃发言,分享见解。14社区关工委副主任秦文亮表示:“阅读党史书籍,不仅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也希望把红色故事传递给更多年轻人。”“这次活动太好了,给我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好平台,不仅让退休在家的人也能继续充实自己,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谊。”社区关工委副主任张娟说。(特约记者 侍璀 通讯员 薛枫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