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工群众都过上称心的好日子

2025-04-24 12:18:58 来源:石河子零距离

【大会现场。朱其摄】

北疆初春的六点半,天还未亮。今年的春播开始后,每天这个时间点,李江平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在141团2连的地头。

2连共有耕地26000亩,其中棉花地22000余亩。因天气原因,今年的春播比往年晚了几天。

“我们连今年的春播是从4月11日开始的,到今天我们全面完成了春播任务。”4月21日,一脸疲惫的李江平站在2连西八号地头说。

整整10天,李江平每天早出晚归,一块地一块地检查春播质量,脸和手晒得黝黑。

今年49岁的李江平是2连党支部书记、连队管会指导员。

高中毕业后,李江平选择入伍锻炼。退伍后,他回到家乡141团成为一名职工。2024年3月,已担任3年1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的李江平因工作出色,被团党委调到2连继续担任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

2连有常住户65户175人,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职工收入普遍不高。

在新的岗位上,李江平一如既往地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让职工群众日子越过越好。

“我从小在连队长大,最清楚连队职工群众对生活的期盼。组织上信任我,我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职工群众都过上称心的好日子。”李江平说。

在走访调研中,李江平发现2连4号、5号条田的排碱渠边上堆放了许多废弃的水泥杆、铁丝和薄膜,影响机车作业的同时还影响职工群众进出自家农田;起风时,薄膜就被吹挂到棉田和地边的芦苇上,污染环境。这些垃圾放置在地头已有五六年了,连队职工对此颇有微词。

针对这个问题,李江平立即组织召开会议,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筹集资金1.6万元,将废弃的水泥杆、铁丝和薄膜清运至垃圾填埋处,彻底清理了安全隐患。

有职工向李江平反映,因滴灌首部距离末端农田线路太长,导致水压不足,影响了灌溉,也直接影响到棉花产量。

随即,李江平走访了连队职工和水管部门,与技术人员反复测算,最终通过优化灌溉计量的方式,彻底解决首部末端30户职工夏灌压力不足的问题。事情不是特别大,但问题解决后效果非常显著。2024年,30户职工棉花亩产由2023年的470公斤增加到506公斤,全连棉花产量达到17.17万吨,实现产值1.3亿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全面提高职工收入,李江平带领班子深入调研,结合连队实际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导职工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走“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

说干就干。在兵团、师市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李江平带领党支部领办了石河子市北野镇东寨盛腾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石河子市北野镇东寨利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东寨盛腾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新疆天域农科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种植450亩棉花。2024年,合作社实现盈余,每股分红3000元,带动15名社员增收。今年,合作社又吸纳社员42人。

东寨利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以种植棉花为主,种植模式比较单一。针对这一情况,李江平建议合作社上马种子加工、烘干、色选生产线,打造“种植—采收—烘干—色选—销售”完整产业链。2024年,合作社实现年利润200万元,带动20名社员增收,社员家庭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24年,李江平还与连队“两委”委员促成招商引资企业天盛科技有限公司20万羽蛋鸡场建成落地,当年养殖10万羽蛋鸡,产蛋1500吨,实现产值1350万元。

李江平一直认为,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李江平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工作制度和党员联系户制度,坚持每周走访排查,及时发现处置苗头性问题,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到小事不出连、大事不出团。

邓志仙是2连职工。2023年,她的婆婆和丈夫汪兴先后罹患癌症并于2024年相继去世。在走访职工群众时,李江平发现因汪兴去世身份地被收回,导致邓志仙的身份地变成了碎片地,十分不方便田管。

了解这一情况后,李江平找到了与邓志仙身份地挨着的几个职工沟通协商,最后将邓志仙的碎片地调整成了整块地,彻底解决了邓志仙的烦心事。

“退休后,我能再找到一份工作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这都是李书记操心的结果。论工作表现,我给他打满分!”2连退休职工邹国兰说。

邹国兰的丈夫是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家里还有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她就想再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由于邹国兰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和技能,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江平找到团里的招商引资企业,希望企业能为邹国兰提供一份再就业工作。企业采纳了李江平的建议,为邹国兰提供了一个工作岗位。

2024年,李江平被评为兵团优秀党务工作者。(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