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台高难度手术 辽疆同心铸就生命之“心”

2025-05-16 11:59:21 来源:石河子零距离

【大会现场。朱其摄】

5月的石河子,沙枣树披上了新绿。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的手术室内,无影灯彻夜长明。来自大连的医疗援疆团队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在“五一”假期期间连续成功实施了两台高难度心脏手术。他们以精湛的医术为边疆患者开启了生命之门,更以“带不走的技术”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图片

在云端架起生命之桥

4月末,62岁的张大叔(化名)因二尖瓣重度脱垂,生命垂危。面对传统开胸手术高风险的技术挑战,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援疆专家、博士高峰在诊室里转危险为希望。

接到远程会诊邀请后,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迅速响应,由医院副院长、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的带头人庄熙晶带领专家团队进行了3次“云端会诊”,细致分析患者影像资料,布置手术物资。两地20余位专家经过反复推演,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实施右侧肋间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

而同期,在病房的王大叔(化名)因严重的主动脉瓣膜狭窄而遭受反复心衰发作的痛苦。得知大连的医疗援疆团队即将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开展手术,他和张大叔的家属都满怀期待。

庄熙晶、高峰博士领衔的心脏病团队对患者的病情展开了详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并充分考虑了患者对微创手术的诉求,团队决定利用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TAVR)的方式作为最佳手术方案。

经医务科、设备科及职能部门的协调,通过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超声诊断科、胸心外科等多学科协作,该院团队很快完善了术前准备,并充分准备应急预案。

无影灯下的双线“战役”

5月3日,大连心脏手术团队抵达石城。该团队由庄熙晶领衔,团队成员包括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体外循环负责人丁学前、麻醉科心外科组组长贾衍杰、重症监护(ICU)心外科组负责人高恺、手术室护士长郑红以及手术室复合手术组组长刘秦共同参与此次手术任务。

图片

5月3日15:30,首台TAVR手术由高峰开启前期的手术准备,庄熙晶完成关键的瓣膜精准释放,最终手术在2.5小时内完成。

当日19:00,第二场战役拉开序幕——庄熙晶与高峰在患者8厘米的切口内精准操作,两地专家协同配合,丁前学、张飞飞、周锐调控患者生命体征,贾衍杰、闫鑫运用靶控技术精准调配迷醉计量,郑红、张冉指挥调度手术室人员与物资,刘秦、王敏杰,刘丽荣确保手术器械和辅助设备的无缝衔接。整个手术室内,团队成员间的默契配合仿佛编织出一张无形的生命守护网,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心脏停跳!”“准备复跳!”监护仪的滴答声与器械传递的脆响交织成生命的交响曲。

当人民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姜涛经食道超声详细评价患者心脏后说:“心脏功能良好,二尖瓣没有返流,瓣膜功能恢复正常。”手术室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

图片

经过近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第二台二尖瓣成形术也圆满成功,此时,月光已洒满新院区的玻璃幕墙。

23:10,第二位患者转入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时,首台的TAVR患者恢复稳定,已经开始少量进食水。

由于第二例患者是体外循环手术,此时麻醉尚未苏醒,ICU专家高恺在床旁搭建移动工作站,密切观察、及时调整呼吸机及循环辅助药物,连续站立监护4小时,直至次日凌晨3:27,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

技术扎根孕育新生

两位患者术后康复顺利,术后第3天,王大叔就率先康复出院了。

同样术后第3天,张大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床旁活动,他未曾想到自己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他所经历的这台手术不仅填补了石河子微创心外技术的空白,更标志着人民医院首个心脏外科团队的诞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飞刀’手术,而是具有造血功能的援疆。”高峰在抚摸着患者赠送的锦旗时感慨地说。

锦旗上“二尖瓣上施妙术,重塑心门生机;千里援建践初心,守护丝路安康”的话语,正是对医疗援疆的生动注脚。庄熙晶指出,团队留下的标准化流程、多学科协作机制和智慧医疗资源库,将支撑医院向国家区域性心脏中心迈进。

沙海育林静待成荫

在这场生命接力中,大连医疗援疆的“三个一”工程悄然落地:一套可复制的心脏手术规范,一批带不走的专业人才,一个持续更新的技术共享平台。正如人民医院医生奴尔巴哈提·黑沙所言:“从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到今日双术连台,大连专家让我们的技术年轮不断生长。”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雄伟对大连援疆团队所引入的技术革新表达了极高赞赏:“所有技术的提升和更新,其终极目标均是为了患者福祉和民众利益。患者对健康的需求,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学科进步,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晨光中,新院区楼顶“人民”的二字格外醒目。走廊里,两地医护人员交替查房的身影已不分彼此;示教室内,心脏解剖模型前围满了学习的青年医师。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正孕育着西域医疗绿洲的春天——当技术扎根、精神传承,每一次心跳都将奏响辽疆同心的时代强音。

截至目前,两位患者均已康复出院。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人民医院在心外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更彰显了医疗援疆的深远意义。通过两地专家的联手合作,不仅提高了当地医疗水平,更为患者带来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这次手术也激发了医疗团队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斗志,为未来的医疗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连专家的5G会诊终端始终在线,从渤海之滨到天山北麓,这段横跨4000公里的“心”长征,永远在路上。(通讯员 高峰 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