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8月27日,一场聚焦和墨洛产业园特色林果业升级的观摩培训在大连结束。在为期10天的培训中,学员们以“理论教学+实地观摩”的深度研学模式,系统探索农村电商、先进种植技术、区域品牌建设及文旅融合等关键领域,为提升当地特色林果产业质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理论筑基,直面痛点精准破题
理论培训直击产业痛点。授课专家紧扣“品牌化是壮大村镇经济的必然选择”主题,通过剖析大连农产品品牌成功案例,清晰拆解“品质标准制定→区域品牌注册→营销故事挖掘”的全流程运作,深刻阐释品牌对产品溢价的核心价值。“我们和墨洛的蟠桃、葡萄品质过硬,却因缺乏响亮品牌而难以卖出好价钱,”学员左一杉深受启发,“专家支招将军垦文化深度融入果品品牌,赋予产品独特内涵与‘故事’,这思路极具实操价值!”
在“草莓种植技术”课堂上,大连市农科院专家则采用“理论讲解+视频演示”的方式,系统传授品种筛选、精准花期调控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前沿技术。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和墨洛产业园区域实际环境进行了针对性调整,确保先进技术能与本地实践无缝对接。
一线取经,沉浸研学汲取真知
理论学习之后,学员深入大连标杆产业基地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实地研学。
在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旅顺小南村,学员们重点学习观摩了“特色樱桃种植+文旅融合”的成功模式。该村以樱桃产业为核心引擎,巧妙配套农耕研学馆、特色星空民宿等休闲业态,成功实现从单纯“售卖农产品”到综合“出售体验与生活方式”的跃升,带动整体收益显著增长。“我们和墨洛产业园拥有深厚的军垦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林果资源,”学员张曼在观摩后兴奋地表示,“完全可以借鉴小南村‘农业+文旅+研学’的融合路径,深挖自身潜力。”
在大连家栋果品专业合作社,高效运转的自动化分拣设备依据果品大小、糖度进行精准分级,作业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三倍,令学员们对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力量有了直观震撼的认识。甘井子区刘家村果树基地则展示了“家庭果树认养”的创新运营模式以及政企合力打造的“劳模先锋林”,生动诠释了一棵果树背后可延伸的多元化价值链条与发展可能。学员们一路认真观摩、积极提问、详细记录,努力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装进行囊”。
视野延展,跨界融合启迪思路
培训更将视野拓展至城市规划、文化生态与电商新业态等跨界领域。在大连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学员们借助先进的数字沙盘,深入理解“产城融合”的前沿发展理念。大连自贸区万众云仓电商孵化基地内,“直播舱+数字化仓储”的现场展示,完整呈现了“孵化培育+供应链整合+高效物流”的全链条电商服务体系。该模式已成功助力多地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学员们热切期望将其引入本地林果销售体系。
金石滩华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新性地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沉浸式体验、文创产品开发等新业态,实现了文化传播与商业效益的双赢,为和墨洛产业园的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崭新视角。金石万巷文化产业园则通过科学规划,汇聚民俗、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重文化元素,成功打造特色商业IP,激发学员们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商业创新灵感。
精神洗礼,红色教育凝聚力量
“一座旅顺城,半部近代史”。培训期间,东北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学员们汲取精神滋养的源泉。踏入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斑驳的墙壁、锈损的刑具与珍贵的革命文物,无声地诉说着先辈不屈抗争的壮烈史诗。学员阿力木江·买买提明凝视革命文献,感慨万千:“这样的学习直抵心灵,更感责任重大,一定要建设好这片先辈奋斗过的热土!”旅顺博物馆的历史文物则让学员们深刻触摸历史脉络,深化对东北红色历史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干事创业的信念更加坚定。
为期10天的培训圆满落幕,学员们一致表示收获丰盈、信心倍增。“从理论到实践,从种植技术到电商运营,内容全、干货足,回去就能转化应用!”和墨洛产业园党委委员、副主任,培训班副领队任刚对学习成果充满信心。他表示,产业园将迅速组织学员系统梳理所学,凝结为实用的“技术操作手册”与“产业发展方案”。重点将着手培育一批掌握现代理念与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力推动园区特色林果产业从传统的“规模种植”向高附加值的“品牌化运营、数字化管理”转型升级。
此次培训是辽宁省高质量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生动缩影,为辽疆两地深化产业协作搭建起坚实桥梁。未来,双方将努力推动辽宁的智慧方案与大连的成功经验在和墨洛产业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携手擘画产业兴、乡村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振兴新画卷。(通讯员 殷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