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精雕细琢 创造“新生”的希望——记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创伤.手足显微外科主任王强
医骨24载,筋骨传声。
他带领团队,披荆斩棘,续骨前行,屡破手术“禁区”,勇摘“创伤骨科皇冠上的明珠”,锋芒日显,势头正劲。
他,就是兵团知名骨科专家、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创伤·手足显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强。
1999年,王强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就职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骨科,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成长,2007年12月,获新疆医科大学骨外科医学硕士学位。从事骨外科24年来,他先后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及进修深造。
长期医路历程,技能不断增强的王强在石河子区域较早地开展了MOPPO微创技术治疗四肢干骺部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手术、复杂髋臼骨折前后路固定技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后侧钢板植入技术、股骨骨折闭合髓内钉技术多项新技术。
那是初春的一天,创伤骨科收治了3位高龄粗隆间骨折病人,3位病人的年龄加起来近300岁。
为如此高龄老人开展骨折手术,其难度,风险不言而喻。病人及家属,纠结焦虑,举棋不定。
面对患者及家属殷切的目光和期盼,王强团队经过全面的评估,确认没有手术禁忌症后,制定了周详手术方案,在24小时内,为3名老人施行了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
手术进展顺利,平均用时不到30分钟,打破高龄手术禁区。术后没多久,几位老人便可下地自由活动了。
3位病人的家属激动地说:“还是咱石河子人民医院骨科的技术好!”
由衷的赞美,是对王强团队最好的褒奖!
近年来,快速康复理念不断优化,该科已将老年髋部骨折纳入绿色通道,对符合手术条件无禁忌症的患者施行急诊手术,极大地减少了老年人的卧床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为病人家属解决了后顾之忧,赢得了垦区百姓的广泛赞誉。
骨盆骨折因其解剖结构复杂,骨折部位与周围血管神经紧邻,手术风险极高,被誉为“创伤骨科皇冠上的明珠”。
王强带领团队不断攀高锋,目前,已常规开展单一骼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髋臼骨折, Stoppa 入路治疗前柱及前壁骨折, K - L 入路治疗后壁后柱骨折,经皮微创通道螺钉治疗骨盆骨折等手术。
去年秋季,一位在外院住院的骨盆骨折患者家属,拿着厚厚的片子找到了王强, 想请王强主刀来为家人做手术。
王强仔细阅片后认为:这是复杂的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难度很大。为打消患者家属的顾虑,王强拿出以往做过的片子让患者家属看,患者家属看完后,更坚定了转院手术的信心。
之后,王强亲自为该患者施行了手术,手术顺利。一月后复查,患者恢复良好。
在日常的诊疗中,科室面对许多骨缺损、骨感染、皮肤缺损及肢体畸形的病人,单纯依靠传统的骨科手术不能完全解决,王强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利用lizarov技术治疗骨髓炎、骨感染及骨不连以及肢体畸形的矫正,利用修复重建技术和抗菌素骨水泥技术处理四肢开放性骨折、感染等所致的骨缺损,为四肢骨不连、延迟愈合、骨缺损、骨髓炎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及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创伤救治能力和区域影响力。
患者金晓月(化名),因为开放外伤导致慢性骨髓炎,骨缺损超过2厘米,并且伴随皮肤窦道迁延不愈。
王强查看患者病情后,决定采用环形外固定架为患者施行手术,术后的金晓月很快就能在科室走廊散步了。术后随访中,患者成骨良好。
和其他常规手术不同,显微镜下的手足外科手术,是缝法精准、手法利落的“微雕”技术。其神经、血管的吻合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术者有绣花姑娘般的心灵手巧,还要有马拉松运动员的体能耐力。
初春时节,该科收治了一名左手食指皮肤脱套伤且皮肤坏死的患者。手部皮肤脱套伤是一种处理起来颇具挑战性的损伤,这类伤害不仅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而且对其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也会造成很大影响。患者皮肤损伤严重,无法回植,需用皮瓣覆盖创面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手指长度,这是一项高难度的手术,要求手术实施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需严控手术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最终,王强带领团队,顺利为患者施行了游离双叶螺旋形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的手指功能。
入冬以来,一名跟骨开放性骨折、跟骨外露的患者入科。为解决患者跟骨外露问题,王强团队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并制定了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骨外露创面的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将皮瓣蒂部进行裸化处理,仅保留穿支血管。
这一技术,手术难度大,但患者皮瓣愈合后,会更美观,避免了皮瓣有碍观瞻的情况。由于手术方式如同旋转的螺旋桨,被形象地称之为“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
王强说:“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具有供区损伤小、不牺牲主干血管、蒂部旋转幅度大、组织浪费少以及修复效果和外观更佳等显著优点。我们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也要考虑病人对美的需求。”
严重的外伤很容易出现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导致肌腱、骨、关节、大血管、神经等组织外露,这是外科医生极为头痛的问题。
皮瓣转移用“移花接木”的方式让保肢成为了可能。看着一个个濒临截肢的肢体被巧手挽回,患者受伤的肢体功能得到恢复,王强内心都会升腾起欣慰与自豪。
王强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疆内外进行学术交流、讲课、病例汇报和病例点评。他的主旨演讲“复杂股骨干骨折微创髓内针治疗”获得了疆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为兵团骨科医生争得了荣誉。
行之有恒,精进而不觉,是王强数十年不懈的追求。
创伤·手足显微外科的前身是2009年由骨科中心分立而出的骨三科。随着骨科专业规范化、精细化发展,2011年更名为创伤骨科,在此基础上,2024年组建为创伤·手足显微外科。
它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该学科新生代带头人的王强,现兼任新疆骨科AO委员会委员,新疆医学会第五届骨科学专业委员会足踝专业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上肢创伤学组委员;参与编著《临床骨科疾病诊疗学》;参与师市、兵团课题多项,申请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0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6人,硕士研究生2人。
如今,老年髋部骨折48小时绿色通道急诊手术,已成为科室的特色技术。近年来,科室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王强还长期承担石河子大学、石河子卫校、石河子护校教学及实习生带教任务,每年派遣医师驻团下乡支援和开展义诊服务活动,不断培养医共体成员单位临床医生骨科专业素质能力,提高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水平。
该院内引外联,长期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西安红会医院、宁波第六人民医院建立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关系,已成为“301环骨盆微创救治联盟”“骨盆微创救治中心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目前,科室年急门诊量35000余人次,年均手术量达1500余台,使众多四肢创伤患者得以康复,帮助手足外伤患者修复、重建功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生”奇迹。(通讯员 康晓东 陈世江 李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