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平凡坚守 护航“医”线

2025-03-13 11:44:57 来源:石河子零距离

【大会现场。朱其摄】

平凡坚守 护航“医”线——记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后勤保障部维修班长孙伟

凌晨两点,医院走廊里一片寂静。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宁静——重症监护室的供氧系统报警了!

几分钟后,一个身影小跑着穿过走廊,工具箱在腰间晃动发出金属碰撞声。他熟练地打开设备间,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密密麻麻的管线,额头上的汗珠在冷光下清晰可见。

他,就是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后勤保障部维修班班长孙伟。

于细微处见精神

1985年,孙伟踏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成为了一名后勤维修员。30多年平凡坚守,他从一名普通维修工,成长为技术全面的维修班班长,哪里有急难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全力为临床一线提供坚实保障,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百姓的健康。

图片

医院里有上千台各类设备,从大型的医疗诊断设备到日常的水电暖设施,全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任何一台机器设备的故障,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危及生命。这就要求后勤维修团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各类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孙伟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总是随叫随到,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节假日更是他的工作日。

有一次,医院的电梯突然出现故障,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被困在里面。孙伟闻讯,立即赶到现场,一边安慰老人,一边迅速展开抢修。经过紧张的维修,电梯恢复了正常运行,老人们安全地走了出来。像这样的紧急情况,孙伟已经记不清遇到过多少次了。

风雪中的“逆行者”:抢修背后的硬核担当

一年隆冬时节,一场暴雪席卷石河子市。积雪压垮了医院的供暖管道,多个科室被爆裂的管道水淹没。凌晨三点,孙伟接到报修电话后,迅速带领团队冲向现场。

“积水已经淹到小腿,设备间的水泵随时可能短路。”孙伟回忆道。更为棘手的是,爆裂的管道深埋地下1.5米,周围密布电缆和燃气管线,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连锁事故。

为了尽快修复管道,他们调用了液压挖掘设备。挖掘过程中,因暴雪导致地面泥泞湿滑,多次出现下陷和打滑的情况。他们便用沙袋加固地面,小心翼翼地继续挖掘。在冰冷刺骨的积水中,大家轮流上阵,一锹一锹地清理积水,一寸一寸地排查管道。最终,供暖恢复时,孙伟的手指早已冻得僵硬,连扳手都握不住。

“那天,我们抢回来的不仅是管道,更是几百名患者的命。”孙伟说。

生命线的“守夜人”:检修过程的争分夺秒

医院后勤保障设备种类繁多,故障发生率也相对较高。据统计,每年维修班处理的保障设备突发故障多达数百起。其中,核心供氧系统的故障尤为关键。医院的供氧系统如同人体的“呼吸道”,一旦中断,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将陷入绝境。

一年冬夜,核心供氧系统突发故障,警报声响起。孙伟带着团队10分钟内赶到现场,眼前的设备指示灯疯狂闪烁,仪表盘数据混乱。

“手术室还有5台手术,重症监护室有10个病人要靠呼吸机维持!”

压力如巨石压顶,孙伟迅速分工,一组排查电路,另一组检测气压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他的额头渗出冷汗,手中的万用表却稳如磐石。时间紧迫,每一秒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他们争分夺秒,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细节。

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排查和修复,终于成功排除故障。凌晨四点,氧气恢复供应时,手术室的绿灯恰好亮起。

图片

新院区的“拓荒者”:供水改造具匠心

2024年5月,医院迁入新院区,新院区的设施设备和布局与旧院区有很大不同,急需后勤团队配合响应。

一段时间,肾病内科的透析用水频频出问题。几十位患者每日依赖透析续命,对水源的稳定性和水质要求极高。水质不稳可能引发致命感染,甚至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于是,孙伟带着团队一头扎进地下室,紧急成立专项小组,制定供水改造方案。

“必须重新规划管路,但施工不能影响医院正常运行。”

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结合专业知识和以往的工作经验,孙伟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水压的稳定性、水质的保障以及施工过程中对医院正常运行的影响。

为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孙伟多次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对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最后敲定“夜间分段施工”方案,连续一周通宵作业。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如地下管线复杂、施工空间狭小等,但孙伟团队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

狭窄的地下空间里,孙伟蜷缩着身体焊接管道,焊花溅在手臂上,烫出水泡也浑然不觉。改造完成后,他还加装了一套水质监测系统,实时预警异常。

“现在,这里的水,比矿泉水还干净!”肾病内科主任金鑫感叹道。

365天的“隐形守护”:平凡中的坚守

孙伟的日常,没有惊天动地,却关乎医院的每一盏灯、每一滴水。

每天清晨,他带着工具包巡检全院,听水泵异响、摸管道温度,像“老中医”般,号着医院后勤保障运行的“动脉”。

一次,他仅凭电梯运行时的细微震动,就判断出钢丝绳磨损,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事故。

“维修是手艺,更是责任。”他常对年轻维修员说。他组织技术培训,将30年经验倾囊相授。如今,团队维修效率提升30%,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

“孙班长带出来的兵,个个能打硬仗!”医护人员这样评价他及其团队。

孙伟,始终保持“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在平凡中,保持初心,在工作中,始终热爱。(通讯员 康晓东 陈世江 李佳瑞 丁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