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崔涌:显微镜下 练就“火眼金睛”
——记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崔涌
在医院里,有一个鲜为人知,却至关重要的科室——病理科。这里虽没有直面生与死的考验,却掌控着疾病真相的“密码”,而他,便是这密码的“破译者”——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崔涌。数十载练就的“火眼金睛”,担当起微观世界“生命法官”的重任。
德技双修 捍卫诊断“生命线”
病理诊断,作为疾病确诊的“金标准”,其精准性直接关乎患者的命运。崔涌,1998年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毕业,投身医学领域二十余载,满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以近乎苛刻的严谨对待每一份病理标本。
为夯实知识根基,拓宽诊断视野,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崔涌前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临床病理。在进修期间,他广泛涉猎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法医学等多学科知识,积极实践,储备了丰富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了从传统常规组织学病理诊断,到前沿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多项技能。
“每一份病理报告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容不得半点疏忽。”面对年均逾万例的病理诊断量和超三百例疑难病例会诊,他凭借精湛的医术,保持着98%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患者张雷(化名)受凉后出现右鼻鼻塞、流涕等症状,服药后未见好转。经检查发现,其右侧鼻道软组织肿物,疑似“内翻性乳头状瘤”。耳鼻喉科切除肿物送检后,崔涌通过切片观察,判断更可能是Ewing(尤文)肉瘤。患者随后前往多家知名医院复查,均证实了崔涌的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80多岁的王奶奶发现右乳包块,手术切除后送检病理科。崔涌诊断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倾向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GCB)。由于乳腺淋巴瘤病例罕见,患者又前往其他医院就诊,最终确认了崔涌的诊断,为后续化疗明确了方向。
还有一位早期胃癌患者,在外院被误诊为良性病变。来到石河子人民医院后,崔涌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纠正了诊断,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此外,崔涌还在多学科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2岁的张先生体检发现肺部有8毫米左右的结节,陷入了极度焦虑。“这个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会不会是肺癌?”这些问题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他。他跑了多家医院,得到的建议却让他更加迷茫。
后来,他求助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肺结节专病门诊。在这里,胸外、呼吸、医学影像、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一站式”精准医疗服务,不仅明确了诊断,还为他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让张先生直呼:“心里踏实,太方便了!”
长期的医疗实践,让崔涌能熟练诊断病理科常见疾病及部分复杂疾病,尤其在前列腺、乳腺、甲状腺、胃、肠等器官的肿瘤诊断及肝炎诊断方面的造诣颇深,特别是在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肝炎的病理诊断上有深入研究。
争分夺秒 与病魔“赛跑”
病理检测的过程如同一场紧张的接力赛,从标本接收到最终诊断,要经过取材、石蜡包埋、切片、烤片等多个环节。
崔涌深知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他精准把控节奏,力求做到“切片要薄如蝉翼、铺片平整无痕、染片核浆分明”。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协作默契,整个流程有条不紊。
“能为患者节省一分钟,就绝不能让他们多等一秒。”秉持和坚守这一信念,崔涌为病理报告按下“加速键”。冰冻切片30分钟内出报告,小标本2个工作日、大标本5个工作日交付,术中快速病理报告更要在30分钟内完成。
手术台上,淋巴结清扫、切缘癌细胞残留与否,全都依赖于病理报告。崔涌带领病理科24小时待命,以99%的冰冻结果准确率,为手术提供可靠支持,成为手术团队的坚实后盾,让患者能够尽快接受合适的治疗,减少病痛折磨。
多年来,崔涌多次放弃年假,常常为了处理标本加班加点。在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候,科室仅剩下2人,他依然坚守岗位,毫不退缩,与时间、病毒顽强抗争。
见证科室成长,铸就卓越成绩
数十年来,崔涌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奋进。他发表核心期刊及省级刊物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兵团科研专项、石河子大学等科研课题。2016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血管新生在肝泡球蚴浸润性生长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中的组织病理学工作研究;2022年,通过中科院主办的国家癌症中心病理诊断能力测试;2023年,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崔涌刚工作时,病理科人员少,设施简陋,日均标本量仅30个左右。如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科室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崔涌身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病理专业质量控制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在他的带领下,科室熟练掌握了前列腺腺癌的Gleason评分标准,肝炎的分级标准及乳腺癌化疗后的MP分级标准等。多年来,活检病理诊断约8万9千余例,细胞学诊断约6万余例,术中冰冻3千余例,免疫组化诊断5千余例,常规切片约20万张。
目前,科室共有10人,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技师4名,其中病理学硕士1名,大学本、专科9名。
同时,科室配备了先进的设备:Leica轮转切片机4台、烘片机4台、摊片机4台、樱花自动脱水机1台、Leica冷冻切片机2台、自动包埋机2台、全自动免疫组化机2台、OLYMPUS显微镜11台。
科室的诊疗范围不仅涵盖常规病理活检、术中快速病理活检、细胞学病理诊断、免疫组化病理诊断等,还在子宫内膜的病理诊断、前列腺疾病的病理诊断、肝炎的病理诊断、乳腺疾病的病理诊断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在科研教学方面,科室先后在《诊断病理学杂志》《临床试验病理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科研论文。2024年,术中冰冻584例、常规病理15963例、细胞学诊断 5578 例、常规切片35679张、免疫片5182张,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科室综合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
崔涌,这位默默奉献在病理领域的医者,是精准判断病情的“生命法官”,也是患者健康的“守护天使”。他在病理的微观世界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医者的使命与担当。(通讯员 康晓东 陈世江 李佳瑞 丁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