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进行时】红山街道:深耕文明创建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2025-06-16 17:05:26 来源:石河子零距离

【大会现场。朱其摄】


石河子市红山街道自1981年7月30日成立以来,便肩负起桥梁与纽带的重任,将政府与群众紧密联结起来;其管辖范围东起东四路、西至西环路、南接铁路线、北至北三路,总面积达7.1平方公里;8.4万居民在10个社区的服务下安居乐业,其中33社区与42社区常住人口均超万人。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与党委宣传部的悉心指导下,红山街道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坐标,在文明创建的征程中持续探索长效机制,不断丰盈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维度。



思想铸魂:红色基因激活治理新动能

图片

红山街道举办微党课大赛。

红山街道深知党建引领是文明创建的核心密码,该街道创新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让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每一处末梢。“红色议事厅”里,党员群众共商社区发展;“党员会客厅”中,党的创新理论在亲切交流中入脑入心。“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大赛”“红色故事汇”等特色活动,如春风化雨,让党的先进思想走进千家万户。

红山街道将红色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实践,设立“党员示范岗”,鼓励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一线,处处可见党员忙碌的身影。据统计,街道党员年均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超2000件,鲜红的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成为群众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服务提质:民生温度彰显治理新成效

图片

红山街道举办百姓春晚。

以民为本,红山街道创新推出“网格化+清单制”服务模式,将辖区精细划分为74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用“民情日记”记录群众诉求,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针对养老服务、就业帮扶等民生领域的“硬骨头”,街道推出“一站式”服务大厅,引入“红色物业”,切实提升服务效能。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个,新增充电桩89个、停车位300余个,建成社区长者食堂10个,群众满意度高达98%以上。

同时,红山街道紧跟时代步伐,做实“小兵帮办”服务品牌,通过“小兵接单—线下服务”模式,组建包含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的“小兵帮办”队伍,年均办理医保代办、证件申领、政策咨询等民生事项超万件。如今“有事找小兵,办事不求人”的口碑传遍红山,让文明创建成果以更鲜活的方式惠及每一位居民。

创新文化:文明实践激活治理活力

图片

红山街道开展诗歌诵读活动。

红山街道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重要阵地。组建“老军垦宣讲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特色队伍,围绕“我们的节日”“诵读经典”“邻里文化节”等主题,年均开展活动百余场,覆盖群众超3万人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居民的文明素养,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红山街道创新打造“唐诗诗歌小区”,春日里的“清明诗会”上,老军垦用诗歌讲述屯垦故事;中秋夜的“邻里茶话会”中,居民们以诗会友共话团圆,“白日里侍弄花草,黄昏后吟诗作对”成为不少居民的生活常态。如今,诗歌不仅装点了小区的角角落落,更成为邻里情感联结的纽带,为基层治理注入富有诗意的文化活力。

志愿聚力:品牌矩阵凝聚治理新合力

图片

红山街道开展爱老助老义诊活动。

红山街道构建起“1+10+N”志愿服务架构,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10个社区党组织为平台,拓展出“搭把手”“银剪刀”“爱心义剪”等N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街道已举办志愿服务活动超80场,吸引2000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累计服务时长超2万小时。

从流动人口管理到心理援助,从环保倡导到法律咨询,志愿服务覆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银剪刀”便民理发服务队定期为高龄老人上门服务,“爱心义诊”团队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这些接地气、有温度的志愿服务,让文明实践更具生命力,也让邻里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

清廉建设:阳光政务护航治理根基

图片

红山街道开展端午节节庆活动。

红山街道始终将清廉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底线工程,推行“阳光政务”机制,对党务、政务、财务信息进行全方位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街道纪工委选优配强“三员”队伍,定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对民生资金使用、工程项目招标等重点领域进行全程跟踪问效。

红山街道通过举办廉政书画展、开展家风故事会、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活动,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为基层治理筑牢了坚不可摧的廉洁防线。

荣誉既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新征程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红山街道将以“全国文明单位”荣誉为动力,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优化服务供给,厚植文化底蕴,筑牢清廉防线,奋力打造基层治理的“红山样本”,让文明之花在石城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通讯员 屈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