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近期,师市诗词诵读活动精彩纷呈,从歌颂祖国到传承红色基因,从成人激情诵读到青少年童声演绎,一场场活动让经典文化在朗朗诗声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持续擦亮“中国诗歌之城”的文化名片。
经典诵读,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8月10日,由师市融媒体中心主办的“金声诵响发展曲,诗韵链动经济潮”诗歌之城系列诵读活动在新疆街景梦工厂举行。活动巧妙融合城市新兴地标与诗歌文化魅力,通过经典诵读,进一步擦亮了“中国诗歌之城”文化名片,充分发挥了师市文化资源优势。
活动现场,诵读作品围绕“热烈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展开,涵盖礼赞伟大祖国、弘扬兵团精神等丰富内容。通过个人诵读、集体诵读等表演形式,深情表达对祖国、对兵团的热爱之情。
《年轻的城》作为开场之作,以铿锵有力的集体合诵将观众的思绪带入石河子的建设史诗,诗句中凝结的兵团精神与城市发展的热血记忆引发强烈共鸣。作品《英雄》则以细腻激昂的情感,致敬为边疆建设无私奉献的兵团战士与时代楷模。《梦,会开出花的》《点赞新城、朝夕美好》聚焦石河子的现代化变迁,礼赞城市的蓬勃朝气。《大写的中国》《诗意中国》等集体诵读作品,以经典诗篇汇聚起对祖国的深情礼赞。
表演者张森林表示:“石河子是诵读之城,诗歌之城。作为兵团二代,能参加今天的活动,我感觉到特别骄傲和自豪。”“我今天表演的节目是《梦会开出花》,希望在诗歌之城的这片土壤上,种下诗歌的种子,开出美丽的花。”表演者赵晨汐说。
自2017年石河子市被授予“中国诗歌之城”以来,师市不断推动诗歌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将“诵读工程”融入城市发展脉络,通过“主题化策划、时代化赋能、群众化传播”推动诗歌走进机关、企业、社区与校园。此次活动也是师市文化建设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艺蒙 彭新 实习生 袁媛)
红色传承,诵读比赛展风采
为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近日,石河子市东城街道举办了“诗歌之城・声生不息”第三届诵读比赛,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通过诵读与情景剧融合的形式,吸引众多社区居民群众关注。
现场,58社区带来的情景剧《采蒲台的苇》率先点燃全场,演员们以逼真的道具布景和跌宕的剧情,重现抗战时期白洋淀人民智斗敌军的惊险故事。63社区带来的《为有牺牲多壮志》,通过塑造杨开慧这一革命者形象,将“为有牺牲多壮志,骄杨只身赴九霄” 的誓言化作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凤凰嘉苑社区的诗朗诵《青春》成为全场焦点,20名朗诵者通过情景演绎和舞蹈表演,诠释青年使命,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文化传承与青春担当。《年轻的城》《老兵》《献辞中国》等作品以气势恢宏的朗读,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此次比赛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绎诵读,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经典作品的情感与内涵。”东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建飞表示,选手们通过多元化表现形式,不仅展现了诵读基本功,还融入配乐、舞台道具等元素,使经典作品得到全新呈现。(特约记者 梁萍菁)
童声嘹亮,传承经典薪火相传
8月5日,新城街道16社区关工委依托“诗绘轩”品牌,在社区举办以“童声颂经典,薪火永相传”主题诗朗诵培训活动,“五老”与青少年同台诵读经典诗歌,共同演绎诗歌文化的魅力。
本次活动邀请石河子播音主持朗诵协会副主席王捷为青少年授课。当天,王捷从发声、吐字到语调控制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朗诵核心技巧,孩子们认真聆听,眼中充满对诗歌的喜爱。从《我爱你,中国》到《少年中国说》,从《上下五千年》到《年轻的城》,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老师指导下,朗诵水平迅速提升。
“此刻,我就是一个‘小诗人’。我觉得诗歌特别有魅力,朗读诗歌特别快乐。”王子豪小朋友高兴地说。(通讯员 符艳 谢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