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近日,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银龄专家黄雯教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开启诊疗工作。
黄雯教授是国内肾脏病领域的知名专家,此前担任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及首都医科大学肾病学系副主任等多项重要职务。
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她在急性及慢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症、膜性肾病等常见肾脏疾病的诊治方面造诣深厚,尤其在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等代谢性肾病,以及狼疮性肾炎、自身免疫性肾损害、药物性肾损害等复杂病症的诊疗上形成了独特的临床思路。同时,她在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救治及血液净化治疗与质量控制领域也具备丰富经验和领先技术。
每周一周二上午的专家门诊室里,黄雯教授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岗。65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张大爷第一次就诊时,紧张得说不出话,黄雯轻轻拍着他的手背说:“别急,您把夜里起夜几次、腿肿不肿这些细节慢慢讲。”她一边听一边在白纸上画示意图,用“肾脏就像家里的净水器,咱们得慢慢调参数”这样的通俗比喻解释病情。
问诊结束后,她总会给患者写下复诊时间和注意事项,特意叮嘱:“降压药和降糖药要间隔半小时吃,您记不住就把这张纸贴在药盒上。”
每周三和周四的病房查房更是充满“实战教学”。在肾内科病房,她弯腰查看患者下肢水肿情况,用手指按压胫前皮肤后认真计数回弹时间;翻看化验单时,会指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对年轻医生说:“你看这位患者的指标变化,结合他的尿量变化,要考虑药物调整的时机。”遇到疑难病例,她会拉着科室医生在示教室里开“临时研讨会”,从既往治疗方案的利弊分析到最新诊疗指南的应用,条理清晰地分享经验。
在一次查到晚期肾衰竭患者时,她特意让年轻医生记录患者的饮食结构:“疆内患者饮食有特点,高蛋白、高盐摄入对肾脏负担大,你们后续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饮食指导。”
在教学科研方面,黄雯教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等形式,将扎实的临床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传递给当地医护人员。她带来的肾内科标准化诊疗流程,被科室医生们视为“口袋宝典”,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里,既有对当地常见病种的治疗建议,也有具体的操作规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