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开栏语
万里援疆路,一生边疆情。2023年5月,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跨越山海,怀揣赤诚之心奔赴石城,在推动师市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倾情奉献、担当作为,用智慧与汗水浇灌石城热土。
为生动展现他们扎根一线、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感人事迹与丰硕成果,大力弘扬新时代援疆精神,即日起,融媒体中心每周五特开设“‘援’定边疆 ‘情’系石城”专栏,将通过图文、视频、访谈等形式,记录援疆干部人才在智力援疆、产业援疆、文化润疆、医疗援疆、教育援疆等方面的生动实践。
本期展播援疆干部人才——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兰淑珍的事迹,让我们一同感受辽疆两地的深情厚谊,敬请持续关注!
兰淑珍:用医者仁心架起跨越千里的健康桥
兰淑珍正在坐诊。
在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的无影灯下,妇科主任兰淑珍的身影沉稳而专注。这位来自辽宁省阜新市人民医院(妇儿医疗中心)的妇科专家,作为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跨越三千公里来到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担任妇科主任。她带来的不仅是精湛的医术,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炽热的情怀:以妇科手术为重心,严格规范手术流程、精准把握手术指征与禁忌症,全面提升当地妇科手术医疗水平,让高难度手术不再遥不可及。
初抵石河子,妇科手术设备的短缺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对复杂手术难以开展的困境,兰淑珍雷厉风行,将解决设备瓶颈视为援疆首战。
兰淑珍从阜新市人民医院自带设备回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
“我刚来的时候就注意到,这边的医疗器械有不少问题。比如现在用的宫腔镜,还是单极的,腹腔镜器械只有一套,只能做宫外孕手术。我向原单位领导和援疆工作队汇报情况后,支援了肌瘤剔除等手术急需器械。”兰淑珍说。
设备问题解决后,兰淑珍牵头修订了妇科诊疗规范,着力提升科室对常见病、疑难病和危重症的诊治能力,优化流程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她全程指导腔镜手术,规范操作要点,通过手把手带教,提升团队的操作熟练度和安全性,还带领大家完成了多例高难度腹腔镜微创手术。其中,为一位节育环异位十年且与膀胱粘连的患者精准取环,填补了该院技术空白。
兰淑珍正与医护人员翻看查房记录。
兰淑珍在妇科科室带教。
兰淑珍与同事完成院首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
在人才培养上,兰淑珍通过带教查房、病例讨论、专题培训等“传帮带”方式,帮助科室医护人员提升理论和技能水平,如今一批骨干已经能独立开展复杂手术。在四个月的“两癌”筛查中,她每天要筛查约100人,精准识别出需要手术的患者,也让住院手术量有所增加。她的服务还延伸到了基层,多次进社区义诊;2025年2月底至3月初,她还去和田地区洛浦县妇幼保健院指导完成了当地首例妇科手术,培训大家无菌操作规范,助力基层医疗能力提升。
兰淑珍在洛浦县妇幼保健院与医务人员合影。
九个月的倾情付出,已经结出了丰硕成果。在兰淑珍的推动下,科室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一批能够独立开展复杂手术的技术骨干快速成长起来,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科室的新面貌。对兰淑珍来说,援疆是肩上沉甸甸的使命,更源于对医疗事业的无限赤诚。
“对我来说,援疆工作就是一种奉献。我本身就特别热爱医疗这个行业,想把自己的医术,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案带过来,帮助提升受援单位的整体医疗水平,给新疆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兰淑珍表示。(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伊诺 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