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石城警方6小时跨城追回30万元!
8月12日,师市公安局两级侦查中心紧密协作,在网约车司机的大力配合下,仅用6小时便完成跨城追捕,成功破获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追回被诈骗资金30万元。
“国家扶贫款”实为诈骗陷阱
老人落入“刷流水”圈套
案件源于一起精心设计的骗局。石河子市居民王大爷偶然接触到所谓“国家扶贫”投资项目。诈骗分子谎称有“乡村振兴扶贫款项”待发放,只需王大爷提供银行卡协助“刷流水”,不仅能获得高达百万元的“扶贫款”,还能额外赚取“好处费”。在骗子持续的“洗脑”和高额回报的诱惑下,王大爷信以为真,一步步落入圈套,按照对方指令,将转入其银行账户的可疑资金取出。
警报拉响 银行及时预警
警方迅速出击
8月12日,师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辖区银行线索,称一名老人在取款时行为异常,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石河子公安闻警即动,在相关警种协同配合下,迅速开展侦查工作,通过顺线追踪,快速锁定了2名涉案人员。
追击狂飙 网约车司机助力追踪
30万元当场查获
为及时拦截被转移的诈骗资金,最大限度挽回受害人损失,民警循线追踪,在某宾馆门口成功将其中一名取款“车手”黎某抓获。经突击审讯,黎某交代,涉案现金已转交给另一名“车手”杨某,且杨某正携款乘网约车赶往乌鲁木齐市进行“移交”。
时间紧迫!八师城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果断驱车百里追捕。关键时刻,网约车司机积极协助民警,不仅确认了嫌疑人位置,还配合民警实时反馈车辆行进动态。最终,在司机的协助下,当日19时许,民警将目标车辆截停,抓获犯罪嫌疑人杨某,并当场查获涉诈现金30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黎某、杨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彻查中。(通讯员 李翰林、张春燕)
来源:八师政法委
评论
防诈,不妨多问几个“凭什么”
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充满诱惑的信息在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视线:“扫码就能领红包”“听课就送旅游券”“投资千元日赚百元”……这些,恰如信息中所写,令人很“惊喜”,觉得“好运”天降,而且得之十分轻松,但在其中却藏着掏空钱包、骗取信任的陷阱。有句老话叫“天上掉馅饼,脚下必有陷阱”,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戳中了骗局的本质——诱惑背后总有算计。因此,当我们面对那些让人心动的“好事”时,与其急着伸手,不如先多问几个“凭什么”。
凭什么素不相识的人要对我“特殊照顾”?商场里突然有人递来“免费抽奖券”,说你中了“头奖”只需付少量手续费就能领珠宝;电话里自称客服的人告诉你“你的快递丢了,双倍赔偿”,却要你先转一笔“保证金”……这些场景里,对方明明与你非亲非故,却表现得比熟人还热心,甚至愿意让你“占便宜”。这时不妨反问:我既不是VIP客户,也没有特殊身份,凭什么能得到这种“独一份”的好处?有好处他们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家人而给不认识的我?陌生人的过度热情,往往是“有所图”的信号——要么图你的个人信息,要么图你的钱包,所谓的“特殊照顾”,不过是针对人性弱点的一次次精准围猎。
凭什么违背常识的“好事”会发生?有人说“买保健品能治百病”,可医学常识告诉我们,疾病治疗需要科学手段;有人说“刷单能赚钱”,但法律明确禁止这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有人说“一夜暴富不是梦”,可现实里财富积累从来离不开脚踏实地。
凭什么陌生人要助你一夜暴富?难道,他们喜欢以把财富拱手让于他人为乐?这些违背常识的诱惑,就像数学题里明显错误的公式,稍加推敲便漏洞百出。当你觉得“这好事太离谱”时,其实是直觉在提醒你:违背规律的事,背后一定有它的不可告人之处。
凭什么自己能轻易“走捷径”?职场上,有人信“交钱就能买证书”,却忘了资质需要实打实的努力;求学时,有人信“花钱能改成绩”,却忽略了规则的严肃性;生活中,有人信“找关系能办成事”,却不知所谓的“关系”可能是骗子的幌子。每个人都想走捷径,但真正的捷径,永远建立在合规与能力之上。当一条“捷径”看起来畅通无阻,甚至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时,更应该警惕:凭什么大多数人都要爬坡过坎,唯独我能一步登天?这个时候,面前的所谓“捷径”,很可能是滑向深渊的滑梯。
生活中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利用人们的贪念、侥幸心理或信息差设下圈套。面对诱惑时,与其兴奋于“好运降临”的激动失智,不如停三秒多问自己几个“凭什么”,分析背后的逻辑是否成立,多想想“自己凭什么会遇到这样的好事”,清醒认识自身的能力与处境,想一想自己是否真有与“好事”撞个满怀的实力与好运。
防诈的核心,从来不是能百分百识破所有骗局的花样,而是每一次都能守住内心欲望的防线,用“凭什么”的追问取代“万一呢”的侥幸。当理性判断战胜了贪婪,那些看似诱人的“馅饼”,自然会失去它的吸引力。(特约记者 刘胜 通讯员 杨卉 余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