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8月21日
在国际脊髓损伤日来临之际
由师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
国际脊髓损伤日宣传暨无障碍设施建设体验活动
在红山街道25社区举行
此次活动以“预防先行、康复助力、法治护航”为核心,通过政策学习、证书颁发、专题讲座、现场体验等多种形式,聚焦脊髓损伤群体需求,旨在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落地,完善师市脊髓损伤患者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活动现场,师市残联向首批23名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颁发第八师石河子市无障碍督导员证。师市残联强调,督导员作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眼睛’和‘桥梁’,需切实履行职责,主动监督、反馈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使用问题,传递特殊群体需求,推动问题闭环解决,助力师市无障碍环境持续优化。
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张晓娜表示:“作为无障碍体验员,我们将亲身体验无障碍设施,反馈体验感受,推动师市无障碍通道越建越好,让更多伤友走出家门。”
专题讲座中,脊髓损伤患者代表结合临床案例,围绕“脊髓损伤预防”展开讲解,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运动损伤等常见致伤原因切入,普及出行遵规、高空作业防护、运动前热身等预防要点,并介绍了肢体功能训练、心理疏导技巧等科学康复方法。
同时,活动聚焦“法治筑基”,结合师市实际案例,组织与会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从设施建设规范、社会服务保障等维度,为督导工作与设施优化奠定法律基础。
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体验活动环节,参与者通过模拟脊髓损伤患者的出行场景,亲身体验电梯、视障读者阅读区、轮椅等设施的使用情况,直观感受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必要性与改进方向,为完善无障碍公共设施提供实践参考。
活动当天
师市残联、肢残人协会工作人员
还联合石河子市青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
志愿者们及残疾人士代表
前往石河子市图书馆、人民医院
市民中心
实地体验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
进一步收集优化建议
(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艺蒙 张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