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
8月25日
诗朗诵《年轻的城》拉开了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2025行走的思政课”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专场活动的序幕
此次活动主题为
“弘扬兵团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考察时强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
活动伊始,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讲解员顾晨叶走上讲台,带领大家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时催人奋进的瞬间。一件件文物引领大家坐上“时光机”,重温那段扎根边疆、屯垦戍边的峥嵘岁月。军垦老战士王德明穿过的军大衣布满296块大大小小的补丁,令人动容。“这件补丁摞补丁的军大衣,不仅承载着筚路蓝缕的历史,也是兵团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生动写照。”顾晨叶说,“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工作这十多年来,我每天都会被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照片和展品所感动。”
兵团第十四师47团进军和田纪念馆讲解员艾孜塔娃汗·阿卜杜黑来尔则讲述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军第五师15团1803名指战员18天横穿790余公里“死亡之海”、10万驻疆战士就地转业开启屯垦戍边伟业、八千湘女上天山等事迹。她表示:“一道命令,执行一生’的军魂,诠释着兵团人的坚韧与担当;沙海老兵用一生践行‘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些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从一首诗出发,聆听一段段故事,“军垦战士用汗水浇灌的绿洲,用青春守护边疆”的事迹,让兵团精神深深扎根;“热爱祖国的赤诚、无私奉献的担当、艰苦创业的坚韧、开拓进取的勇气”,为兵团精神刻下永恒的底色。
专家分享环节,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艳解读兵团精神的深刻内涵,剖析其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独特地位及传承脉络;新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现任学校学科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孙秀玲从历史脉络出发,梳理新疆解放历程、改革发展与建设成就,分享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于天山南北、塔河两岸的成功实践。
赵艳指出,党中央在各个时期对兵团的定位要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兵团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血脉相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伟大实践的独特价值。
孙秀玲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在政治制度完善、经济结构转型、文化生态重构、社会治理创新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跃升,始终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保持高度战略同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有力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新时代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兵团精神照亮未来。在热烈的掌声中,活动落下帷幕。
“2025行走的思政课”系列主题活动将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的足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通过“实地+云端”模式走进学校、社区、企业、乡村等地,贴近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广泛宣传阐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新疆锚定国家全局战略定位,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庆祝氛围。
此次活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兵团党委宣传部、人民网主办,师市党委宣传部承办,并获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支持。(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艺蒙 彭新 张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