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76万元纠纷一日化解——石河子人民调解中心为民解忧获赞誉

2025-09-10 11:57:39 来源:师市融媒体中心

【大会现场。朱其摄】

近日,市民李春坤在师市人民调解中心看到:调解室内座无虚席,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退休老法官刘启秀一边接听咨询电话,一边接待现场立案的群众。更让他惊讶的是,当天,调解中心竟成功化解了27起纠纷,协议金额高达76.67万元。

图片

“不花一分钱就能解决急难问题,何乐而不为呢?”调解中心主任路志安的一句话道破了这里“生意红火”的奥秘。这个由师市司法部门退休干部组成的人民调解中心,正以其专业、高效、免费的便民服务,成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首选之地。

据李春坤了解,当天,在调解中心调解成功的27起案件中,劳务合同纠纷达13件,商品房预售合同5件,劳动争议4件,还有买卖合同、合伙合同等多类型纠纷。其中10件当场履行,12件约定按期履行,5件完成司法确认,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在东小路服务区,调解员吕江红一大早便接手了一起公安机关推送的特殊案件:两名女性因情感纠纷引发名誉侵权。经过耐心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相互道歉、和解结案。此外,她还成功调解了三起劳务费纠纷,为劳动者及时追回了被拖欠的劳务报酬。其中:为两名务工人员追回了拖欠一个多月的劳务费共计3000元,为另一名务工人员追回9000元的劳务费。

劳动仲裁委员会委托的4起劳动争议案全部由调解员张建萍处理完成。其中最典型的是阿花诉两家火锅店劳动仲裁案。

阿花在阿平的火锅店工作了6年,月薪6000元却从未签订劳动合同。后店铺经营不善,她被阿平介绍到其姐姐阿雅的火锅店继续工作,但三个月后又被以“生意不好”为由辞退。气愤之下,阿花便向阿雅、阿平姐弟俩提出双倍工资、节假日工资和经济赔偿金等共计4万余元的仲裁请求。

“大家都是老乡,平时关系不错,就是因为太熟了才没签合同。”火锅店老板阿平解释道。张建萍分别与双方沟通,最终达成和解,姐弟俩同意赔偿相应金额,阿花撤诉。

两起大学生劳动争议案同样引人关注。应届毕业生阿凡在石河子某商贸公司工作不足一个月,主动提出不签订劳动合同,离职时却索要两倍工资和经济赔偿金。经调解,公司支付其24天工资,阿凡放弃其他诉求。

在另一起大学生阿佳的劳务纠纷案件中,调解员张建萍主持双方达成协议:公司支付阿佳工资、赔偿金、两倍工资合计5500元,并于9月1日前一次性付清。这起案件从仲裁委委托调解到达成协议,仅用时两天。

据了解,该中心自运行以来,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已成功化解大量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目标,既减轻了法院诉讼压力,也为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

“当天27起案件只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路志安表示,“随着群众对调解工作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我们的案件量正在持续增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群众对高效、便捷、免费纠纷解决渠道的迫切需求。”

在调解中心的见闻,引得李春坤感慨不已,他在微信群里发表了署名文章《市人民调解中心一瞥》表达赞叹之意。(通讯员 方圆 刘珈语 王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