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英才】展筋续骨的生命传奇 ——记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何斌

2024-10-25 20:41:37 来源:石河子零距离

【大会现场。朱其摄】

3D打印技术服务于临床,已成为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日前,在由上海交大发起,联合行业协会、联盟、科研机构共同举办的2024年第六届医学3D打印技术与临床应用全国创新大赛中,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何斌率领的团队喜获佳绩,一举捧回全国大赛三等奖奖杯。

图片

何斌是兵团知名的中青年骨科专家,主任医师、骨科医学博士,是兵团级“何斌名医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是兵团第八届道德模范、“兵团英才”荣誉称号获得者。他精研筋骨28载,无论是普通医生还是走上领导岗位,始终守卫在临床一线,接诊各族患者8万余人次。

今年8月,年逾七旬的刘健壮(化名)老人,长期饱受双膝关节疼痛的困扰,近两个月,疼痛加剧,痛苦难忍。已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经检查发现,刘健壮老人存在双侧胫前动脉中远段次全闭塞的血管问题,这为手术增加了难度。

经过一系列周密的术前准备,在精准“控制性降压”之后,何斌团队成功为刘健壮老人实施了无止血带全膝关节置换术。整个手术过程历时1小时,出血量约100毫升。术后第一天,刘健壮便能下床行走,且双膝肿胀恢复情况明显比其他同类手术患者要好。

同年8月,18年前曾接受双侧髋关节置换术的尹奶奶(现年91岁),在家中不慎摔倒,导致右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情况危急,急需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已然91岁高龄,几种基础病叠加,手术中仍有许多未知的高风险,如果手术成功,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但若不做手术,老人就只有保守治疗后终日卧床,等待她的将是各种导致极高死亡率的并发症,直至生命逝去。

作为一名医者,在面对无数次救治患者而自身存在“风险”和“安全”这道选择题时,何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尽最大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何斌团队迅速组织各学科协助会诊,详细预估手术中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各项应急措施。

图片

8月18日这天,何斌团队成功为尹奶奶实施了右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翻修术,手术历经1小时30分钟。术后的尹奶奶,精神面貌为之一振,很快,便康复出院了。

作为主刀医生,何斌屡屡突破高龄手术禁区,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何斌在区域内率先推行快速康复,优化了传统手术方式,做到膝关节置换术后无管、无血、无栓、无痛,术后当天即可下地行走。他带领团队优先实行老年髋部骨折急诊处置机制,确保患者24小时内完成手术。一张姓患者早上11点伤致股骨颈骨折,下午6点就能下地行走。

何斌常表示,追求业务的精熟,不仅是对自己的磨砺和升华,更是一个优秀医生的责任价值所在。何斌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精神内涵。

患者之疾,医者之痛。何斌根据膝关节炎病情发展早、中、晚期阶段性特点,汲取国内外最新医学前沿技术,积极倡导运用膝关节骨关节病保膝治疗,通过健康保健、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常规手术治疗的阶梯式选择,结合快速康复,达到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不仅使膝关节保留了更换的功能,还避免了延误治疗和过度治疗。

“我一个十余年行走困难的老人又可以自由散步了!”患者张先生边走边乐,高兴得像个孩子。2021年11月,张先生被“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折磨了十几年,双侧髋关节疼痛难耐,行走困难。虽多方求助,疗效甚微。经友人介绍,慕名求助何斌。

何斌医疗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并成功为张先生实施“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二天,张先生就可以下地活动了,赢得病人们交口称赞。

图片

何斌从医28年来,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诊治术以及四肢骨科创伤、脊柱疾病的诊治等方面有较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目前,关节·运动医学科,年手术量一千余人次,髋、膝关节置换手术例数位居区域领先。

2021年,由师市总工会申报推荐成立的兵团级“何斌名医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劳模型“工匠”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为该院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创新工作室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平台,先后派出多名医生、护士赴成都、湖南等地进修学习。同时购置大量国内外学科专业书籍、杂志,建设“专业图书室”。新的视野,新的理念,新的收获,不断增进团队临床技术水平提高。

目前,“何斌名医创新工作室”共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医疗12人、护理13人,副高以上职称9人。该工作室骨干成员均是专业能力突出、医疗技术精湛和创新能力出色的新生力量。工作中,骨干成员以何斌名医创新工作室为平台,以项目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关节疾病的诊治为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业务培训、管理创新、科学研究、学习交流,取得了突出成绩。现多名医师可独立完成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膝关节截骨矫形、人工膝关节部分置换术、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人工关节术后翻修等。近年来,已有5人能独立开展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进一步提高了救治水平和服务能力。

创新工作室不断推进优势医疗资源下沉,近年来,医疗资源下沉义诊30余次,服务垦区职工群众近万人。完成兵团科普项目2项,师市继续教育项目3项,师市人才平台项目3项,院级课题1项。常态化开展线上病例分享、学术交流。

今年元月,随着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膝关节骨关节炎阶梯治疗培训基地、“何斌名医工作室”在第十四师昆玉市人民医院落地生根,将对两地医疗资源贯通、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何斌表示:“我们将通过帮扶、共建等形式,远程协助互联互通,落实专科联动、协同发展的协作机制,全力为昆玉市人民医院骨科科研提供借鉴,以此带动提升昆玉市人民医院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何斌团队每年都要深入到新疆的图木舒克、阿拉尔、和田等南北疆偏远地区,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已使上万患者重返健康生活轨道。他还多次奔赴第十四师昆玉市人民医院,进行坐诊讲学、示教查房、会诊手术、扶贫义诊等帮扶工作,深受当地患者欢迎和赞誉。

目前,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骨科已经形成脊柱、关节、创伤三个“铁三角”的特色团队,年门诊量位居全兵团之首。该院骨科中心已成为兵团及师市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

近年来,何斌科研成果丰硕,他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兵团重大科技公关专项、师市基金项目8项。荣获兵团科技进步奖3项。由他领军的临床医疗团队在关节外科领域已取得系列研究应用推广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7篇(SCI论文5篇),出版专著主编3部、副主编1部。先后主持6项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项兵团卫生计生委推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计划项目,依托上述项目累计培训1.5万人次医务人员,为兵团及全疆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医疗人才。(通讯员 康晓东 陈世江 李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