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再提升,秘密在这里!

2025-04-09 12:03:07 来源:石河子零距离

【大会现场。朱其摄】

从劝离到安置

石河子大学周边流动摊贩疏导点正式运行

近日,师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石河子大学周边设立的两个流动摊贩疏导点正式投入运行。

为解决石河子大学周边游商长期占道经营问题,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了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并与向阳街道及社区共同协商,最终确定在校门口附近划定“黄金200米”区域,设立两个流动摊贩疏导点。

图片

为确保疏导安置工作顺利进行,该支队向阳中队联合向阳街道办事处对游商进行了登记备案,引导其规范经营。在执法方面,对初次违规者进行宣传教育,劝导摊贩进入疏导点;对多次违规仍不整改的摊贩,依法暂扣其经营工具。

向阳中队对两个疏导点实行统一规划管理,配备垃圾桶、遮阳棚等基础设施,并由流动摊贩自行选举代表组成自治小组,实现“摊贩管摊贩”,确保疏导点整洁有序。此外,在学生上下课高峰时段,向阳中队安排执法人员定点值守,加大巡查力度。

图片

流动摊贩疏导点的设立是城市管理的创新尝试,其运行需多方共同维护,呼吁广大摊贩自觉遵守管理规定,市民按需有序采购。如发现违规行为,可通过城管服务热线12319或官方公众号留言反馈。(通讯员 陈子荣)

城市治理出新招

人行道阻车杆筑起文明通行屏障

为有效解决违规占用人行道停车问题,近日,师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南区中队在辖区内试点安装阻车桩,通过“硬隔离”方式守护行人安全,取得显著成效。

图片

南区中队经过实地调研和会议商讨,选取了学校、医院、商业区周边及投诉高发路段作为首批试点区域。

与以往单纯依靠处罚的治理方式不同,执法人员采取了"疏堵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在安装阻车桩进行“硬隔离”的同时,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东门和背街小巷新增便民停车位,缓解周边停车压力。

此外,南区中队联合社区、物业开展“还路于民”宣传月活动,发放温馨提示单200余份,并通过20多个社区微信群广泛宣传,引导市民文明停车。

试点投运一周以来,试点路段投诉量下降90%,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南二路等路段以往大量车辆违停现象基本清零。

“以前推婴儿车要绕过机动车道,现在终于能安心走路了!” 市民刘女士对这项措施赞不绝口。

据介绍,后续南区中队计划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这一做法推广至全市主次干道,进一步优化人车路权分配,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讯员 韩磊)

帮办身后事

争取每个细节都暖到群众

“谢谢你!要不是你帮忙,我们是真不知道老人丧抚金该咋处理。”近日,150团退休人员施某的家属在办理完丧抚金的申领手续后,感激地对社保所工作人员说。这声感谢的背后,是150团社保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生动实践。

老人施某离世后,家人沉浸在悲痛之中,对于丧葬费、抚恤金的领取流程一头雾水。150团社保所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和家属联系。电话里,工作人员的声音温暖又亲切:“您别着急,丧葬费、抚恤金的事我们帮您办!您先准备好身份证、社保卡、死亡证明这些材料就行。”

图片

施某的家属带着材料来到社保所后,社保所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帮助家属办理相关工作,协助家属整理材料,细心解释丧葬费、抚恤金的具体发放情况以及到账时间等问题。

据了解,如今,石河子市实行社保通办,居民养老待遇申领、丧抚金申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等业务,在市区及各团场社保所都能直接申请和办理。(通讯员 刘欣岚)

“阳光福利”直达

晾衣架上晒出幸福感

4月7日,144团2社区居民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阳光福利”:社区党总支自筹资金1.8万元,在辖区集中晾晒区安装的55个公共晾衣架投入使用。

当天,居民代表自发向社区赠送“倾力为民办实事、惠民之举暖民心”的锦旗,点赞这一“家门口”的幸福工程。

图片

据了解,2社区共有6个居民小区,多为老旧小区,住户有3500余人。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范的晾晒设施,居民们晾晒衣物十分不便。不少居民只能在两棵树之间拉起晾衣绳,还有人直接将衣物晾晒在电缆线上,这些做法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占用了公共活动场所,给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社区党总支充分征集居民意见,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合理规划,在小区空余地安装了55个不锈钢材质的公共晾衣架。这一贴心、暖心的做法,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认可。居民冯跃民说:“社区考虑我们方便晾衣服,架起晾衣架,一来不损伤树,二来也为我们晾晒衣服提供了很好的空间,确实方便!”

2社区党总支的民生账本远不止于此。今年以来,社区免费疏通下水道12次,安装720个楼道照明灯,增设8处充电桩,更换25块下水道盖板……这些暖心实事串联起居民的“微幸福”,让社区文明创建既有“面子”更有“里子”。(通讯员 石海)

党建联建聚合力

助力居民圆梦“微心愿”

为深入践行“党建引领、共建共享”理念,石河子市红山街道25社区党委以党建联席会为纽带,联合共建单位开展“听民声、解民意、为民办实事”活动,通过征集居民“微心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温暖送到居民心坎上。 

今年以来,25社区通过入户走访、群众反映、业务办理等渠道,收集到涉及生活帮扶、健康关怀、文化需求等居民“微心愿”10余条。师市党委办公室等共建单位主动认领清单,在第一季度党建联席会上,将爱心物资逐一送到居民家中。

一台轮椅、一套音响、一个书包……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却是群众期盼已久的“及时雨”。 

图片

在老党员沈东林家,摸着崭新的轮椅,沈东林的老伴不由哽咽道:“党组织一直记挂着我们,这轮椅真是雪中送炭!”沈东林则激动地竖起大拇指。

“音乐是我的精神支柱,这份礼物太贴心了!”低保户王霞收到便携式音响后爱不释手。

此外,血糖仪、坐厕椅、助视器等物资也精准解决了社区特殊群体的生活难题。

25社区党委书记程磊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发动更多力量参与圆梦“乐邻”“微心愿”行动,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既有厚度更有温度。(通讯员 张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