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3月28日14时,石河子市公证处办事大厅里,曾新强拿着新鲜出炉的公证书长舒一口气。这场持续5个月、涉及93000余元的劳务费纠纷,通过“调解+赋强公证”新模式,仅用4小时便完成调解、公证全流程,实现了“当日调解、当日公证”。
曾新强与原雇主的纠纷始于2024年10月,因私下多次协商未果,双方今年3月28日来到师市司法局红山司法所进行调解。
28日10时,专职调解员启动调解程序,13时双方签署调解协议,14时在石河子市公证处完成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并取得公证书。
“之前我们打电话咨询过,走传统诉讼要跑好几趟法院,现在一天就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曾新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诉讼程序起码得耗时三至四个月,还得找律师,这些费用加起来得花个小一万了。我家还住在团场,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回跑。今天,我们借助这个新模式,实现了‘零费用+零跑腿’,律师费也省了,事情也办成了,真是特别开心!”
红山司法所所长徐静怡用大白话解释了一天就能办成曾新强“大事儿”的秘诀。“先把双方情绪理顺了,拿出双方都满意的方案让他们解开心结、修复关系,除了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外,最关键的还有公证处给我们调解书上加的一层保障,要是对方不履行,不用打官司就能直接申请执行。”徐静怡说。
师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科长王延衡介绍,相较于传统诉讼途径,“调解+赋强公证”模式具有“同时办、线上办、一站办”的高效联动优势,直接一步到位,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调解协议经过赋强后,公证处将全程跟踪协议履行情况。如果发生了违约,债权人无需诉讼,可以依法申请出具执行证书,公证处将协助债权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也就是说,传统的‘起诉、立案、审理、判决、上诉、生效’流程不必走一遍,即可进入后续的执行程序。”王延衡表示,“目前这一模式在兵团还是首例,后续,我们要让更多市民掌握这个好办法,不管是企业纠纷还是家长里短,都能通过‘调解+赋强公证’模式化解。”
据了解,师市司法局将继续探索建立公证和调解双向衔接机制,通过线上线下搭建对接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引导社会矛盾纠纷以非诉形式化解。(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伊诺 彭新 通讯员 徐静怡 韩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