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2025年,八师133团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为目标,按照“8+N”标准建强团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打通“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服务新需求”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新风、服务新貌。
加强资源整合 形成文明实践“强磁场”
5月28日,133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快板宣讲小分队进行展演宣讲。
133团坚持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高效”为原则,整合各类资源,建强、建优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34个连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三级阵地全覆盖。整合团场农家书屋、职工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9连连史教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党员活动室、妇女之家、青年之家等阵地资源,倾力打造政策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体育健身等多样化服务阵地,精准对接群众公共服务和精神文化需求,常年免费开放,真正实现了“资源围绕阵地转,阵地围绕群众转”。
精神关怀不缺位,点滴温暖聚人心
7月22日,133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社区文艺展演。
通过入户走访、线上征集等多种形式,汇总形成理论宣讲、法律服务、扶贫帮困、好人好事、科技普及、医疗卫生、文化体育、青年服务8个志愿服务项目,按照“年有安排、季有主题、月有活动”要求,编排活动计划;通过所(站)实时发布活动项目,依托窗口单位、活动场所、学校等阵地,以电子屏、公示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服务项目,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团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定期制定并公示志愿服务活动清单,持续跟踪活动清单落实效果,截至7月共开展实践活动512场次。
创新理论宣讲 奏响思想引领“最强音”
2月26日,133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师市党委党校副教授王斌宣讲党的理论。
建强宣讲队伍,组建由机关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核心的理论宣讲团,精选军垦“五老”、离退休老党员、连队(社区)宣讲员为主的“草根”宣讲团,发动网评员、网络文明监督员等组建网宣团。完善三级宣讲机制,党委书记带头示范讲,党委班子成员下沉基层集中讲,基层宣讲力量专题讲。创新宣讲形式,组织部分文艺特长宣讲员,以快板书、三句半、诵读的形式录制理论宣讲视频,投放在团微信公众号“一三三团微距离”、职工群、居民群,改变以往“台上一张桌、台下排排坐”的宣讲形式,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采用“田间课堂”“板凳课堂”等流动宣讲形式,结合农时季节、群众需求等,将宣讲搬到田间地头、居民小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化文体融合,激活文明实践“新动能”
7月16日,133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的133团百日广场文化”和谐社区 炫我风采“文艺巡演。
常态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组建广场舞、新疆舞、太极拳(剑)、篮球、乒乓球等文体队伍,常态化开展社火巡游、广场舞比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开展送对联、包粽子、猜灯谜等民俗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声动133”诵读品牌,以传统节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各层次诵读培训、诵读展演等活动10余场次,将舞蹈、音诗画、情景剧等融入诵读中,让职工群众爱上诵读,参与诵读。打造“魅力133”文艺演出品牌,组织开展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汇演、红歌大赛、百日广场文化展演等各类文艺演出30余场,参与人数达到8万多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团场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依托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职工活动中心积极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等职工交流赛以及职工趣味运动会,目前已开展各类比赛12场次,参与人数4000多人。
5月28日,133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粽情端午欢乐共享“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
百花齐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遍布团场,文明新风已吹进千家万户,新时代文明实践正成为团场干部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平台、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载体、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在133团,一幅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特约记者 陈明 肖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