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花生 芝麻 油莎豆 特色种植铺就增收路

2025-07-31 11:00:16 来源:师市融媒体中心

【大会现场。朱其摄】

盛夏七月,大地一片生机盎然。从150团郁郁葱葱的花生田,到石总场挺拔如林的芝麻地,再到和墨洛产业园绿意盎然的油莎豆基地,特色农作物在田间舒展生长,不仅勾勒出丰收在望的喜人图景,更成为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生动注脚。种植户们用汗水浇灌希望,在土地里“种”出增收新路径,让多元种植的“致富花”在田野间绚丽绽放。

150团:4700亩花生藏“金豆” 沙壤地里育丰收

七月骄阳下,在八师150团11连种植户朱永江的花生地里,连片的花生田郁郁葱葱,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微风拂过,田间泛起层层绿浪。近日,记者走进田间,探访花生的生长情况。

图片

图片

图片

种植户朱永江蹲在田埂边拨开一株花生的根部泥土,果针上已结出拇指大小的花生,饱满圆润。“你看这花生植株,茎秆粗壮、分枝多,每株都结了不少果针,密密麻麻地扎进土里,而且已经结了不少花生了。”看着这些花生,他脸上洋溢着笑容正和连队“两委”讨论着花生的长势情况。

朱永江种植花生已有10年时间,今年他承包了100亩地,其中冀油4号品种63亩,豫花93号品种37亩,预计9月中旬就能采收。

乡村振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连队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都下足了功夫。”11连“两委”陈娟介绍,连队186.94亩花生地能有好长势,离不开农业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和实时指导。而这背后,是150团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光照充足且沙壤土地透气性好,为花生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

如今,这些藏在泥土里的“金豆豆”,已成为职工眼中的“致富密码”。全团 4700余亩花生长势喜人,丰收的希望正从田间向秋日延伸。(特约记者 陈芮)

石总场:芝麻试种“节节高” 结构调整结新果

7月28日,石总场双泉集3连的田间里,职工王建伟试种的12亩芝麻挺拔如林——株高已达1.6米,累累豆荚缀满枝头,30台果枝上每台挂着3到4个豆荚,距离采收还有一个月,长势已超出预期。

图片

“这是从南疆引进的品种,按现在的情况,产量肯定比对比地块高。”王建伟笑着说。为突破“一花独放”格局,拓宽职工增收路,石总场积极引导职工探索新作物种植。今年,在连队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接下,王建伟与新疆云匠公司签订订单:公司提供种子、全程技术护航,还以每公斤12-13元保底回收。从5月采用“66厘米+10厘米”精量点播,到科学水肥管理,12亩芝麻不仅长得壮,更算出了“增收账”:保守亩产250公斤,扣除成本后利润约2000元,远超棉花收益。预计9月底,芝麻即可采收。

图片

图片

石总场这片试验田的成功,不仅让职工钱袋子“节节高”,更以扎实步伐履行着粮油安全责任。昔日“一花独放”的田野,正稳步迈向多元发展、安全稳固的“百花齐放”新图景。(特约记者 袁帅)

和墨洛产业园:1.1万亩油莎豆长势旺 科学种植助增收

7月26日,走进和墨洛产业园1.1万亩油莎豆种植基地,油莎草整齐排列,绿意盎然,平均高度已达50厘米。微风吹过,叶片摩擦“沙沙”作响,仿佛在预告丰收的消息。“今年的油莎豆苗情特别好,有些地块的油莎草生长高度已超过了70厘米。”和墨洛产业园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工作人员谭路望着茁壮成长的油莎豆,满脸欣慰地说。

图片

高空俯瞰,连片的油莎豆成为沙漠腹地里的一片绿洲。

作为今年田间管理的重点,施肥环节正有序推进。“每亩用5公斤尿素、5公斤磷肥、2公斤钾肥…… 都是专家指导下的配方。”新疆金盛源草业公司副经理孙小晶说。今年是产业园种植油莎豆的第二年,通过“科研院所+科研院校+企业”模式,不仅摸索出科学种植方法,还兼顾了丰产与生态保护。

田间施肥的23名工人,来自周边村镇,他们趁着清晨气温适宜抓紧作业。而油莎豆本身耐旱、耐盐碱的特性,加上科学管理,让植株长得健壮——采样显示,单株油莎草下已有8-10个果实,亩产有望突破250公斤。

图片

图片

油莎草整齐排列,绿意盎然,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左);油莎豆长势良好(右)。

眼下,企业已开始检修收割机、脱粒机,为9月初的采收做准备。届时,油莎草可青贮作畜牧饲料,油莎豆经晾晒脱粒后将成为增收“硬通货”。1.1万亩油莎豆,正用蓬勃长势书写着“助农增收”的答卷。(通讯员 长孙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