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八师石河子市,这座位于北疆通道咽喉、玛纳斯河西岸的城市,自诞生起便深深烙印着“军”的属性与“兵”的特点,双拥工作源远流长。
在这片充满军垦精神的土地上,八师人武部政治工作科勇挑重担,积极统筹驻石河子市各军兵种部队,传承拥政爱民光荣传统,为石河子市第八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贡献了力量。在7月23日召开的兵团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八师人武部政治工作科荣获“兵团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称号。
八师人武部政治工作科
石河子市宛如一座兵团精神的富矿,蕴藏着无尽的红色力量。八师人武部政治工作科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每年都会组织部队官兵与民兵走进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连等红色场馆。他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视察师市的路线前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让军政军民团结的思想根基在一次次的参观学习中愈发坚实。
在党建工作方面,该科室以加强“一个班子、两支队伍”为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三帮一带”活动。党委与基层党支部紧密相连,党委书记与支部书记、委员与支部委员之间相互帮扶,党员与党员携手共进。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与驻地乡村、学校、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联创共建”活动。与帮扶村143团10连和石河子镇五工村党支部频繁互动,通过军地座谈,双方坦诚交流,共商发展良策;开展政策宣讲,将党的好政策及时传递给每一位村民;通过组织生活,让党员们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凝聚力量。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如同坚固的基石,筑牢了党建引领双拥工作的红色堡垒。
兵团军事部赋予的试点任务,成为了八师人武部政治工作科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为了帮助五工村的村民走上致富之路,该科室累计投入74万元资金。在资金的支持与精心指导下,共17户51名村民年人均经济收入达到了2.5万元。他们还指导五工村定期开办“致富讲堂”,邀请村里的致富能手分享宝贵经验,让更多村民从中汲取智慧,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途径。
军民文化交流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科室组织147团、红山街道、天富集团民兵与五工村村民共同排演文艺节目,举办军民文艺汇演。舞台上,军民携手,载歌载舞,台下观众掌声雷动。在欢声笑语中,拥政爱民的良好氛围愈发浓厚。教育帮扶同样不遗余力。人武部党委班子成员与五工村家庭困难学生“一对一”结对,设立了3万元的“家庭困难学生基金”。3年来,这笔基金累计资助了42名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助学基金6.2万元。这些善举被《中国新闻网》《中国国防报》《新疆民兵》等众多媒体报道,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
每年年初,八师人武部政治工作科都会制定一份详细的拥政爱民事项清单。这份清单涵盖方方面面的工作,从帮扶村的建设改造,到地方教育事业的支持,从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到解决驻石部队的实际困难。他们制定清单后,便一项项扎实推进,定期检查评估,确保工作落到实处。4年来,群众对他们工作的满意率始终保持在100%。
在帮扶村建设上,该科室牵头协调驻石河子市部队累计投入430万元。这些资金被用于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为村民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大动力。石河子市第三小学每年都会收到图书和相关器材捐赠,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他们积极协调石河子市一中、石河子市特殊教育学校与共建部队官兵共同开展学生国防教育活动。在一堂堂国防教育课上、一场场军事体验活动中,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与国防意识被悄然点燃。
为消除驻石部队的后顾之忧,该科室积极对接师市相关部门。如今,每年有近60名军人子女享受驻地优质教育资源,让军人安心投身国防事业。
八师人武部政治工作科始终视驻地为故乡,把百姓当亲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他们将继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为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