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单位的精神底色。在精神文明单位创建进程中,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将普法宣讲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系统化、精准化、多元化的普法实践,既筑牢群众法治观念,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法治动能,形成“普法宣讲常态化、法治意识全民化”的良好格局。
“案例+解读”让法律条文“活起来”
据介绍,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普法宣讲过程中,紧密结合办案实践,创新普法表达形式,用真实案例拆解法律逻辑,以互动问答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将刑事、民事、行政等领域的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 “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引。同时,积极宣传检察机关职能,提升社会公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感,筑牢检民互信的法治根基。
“分众+定制”让普法服务“对味口”
4月24日,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与东城街道43社区共同开展以“保护知识产权,守护知识创新”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坚持开展法治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全方位的普法活动,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法律需求,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对未成年人、消费者权益、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作专项释法,在打击电信诈骗、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等方面成效显著。
“云端+互动”让法治声音“传得远”
为进一步拓宽普法宣传的覆盖面,提升普法的实际效果,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普法活动。通过制作生动有趣的普法短视频,扩大法律知识的传播范围;进行法治微课堂、在线直播互动等,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关注法治;注重收集公众反馈,优化普法内容和方法,确保普法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以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多元化普法模式,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普法宣讲工作,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治底蕴持续增强。
5月29日,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精心策划了“携手关爱 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活动。
今年以来,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检察开放日3场;走进社区、机关企业开展普法宣讲13次,走进校园讲法治课4场,参与社会普法宣传活动2次,累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与此同时,制作及转发普法类文稿和短视频200余条,录制法治微课堂2次,开展在线直播互动1次,覆盖人数达数千人。
下一步,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普法宣讲的广度和深度,探索更多创新性普法形式,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激发公众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推动法治精神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分枝茁壮成长。(通讯员 徐永鹏 莫雪凝)